节假日加班费须缴个税为何难接受
如何终结大学做“大”情结?
汶川震中纪念地不应成为风景的点缀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如何终结大学做“大”情结?

徐娟
 

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陈吉宁在就职演说时表示,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2月21日《北京日报》)

近些年来,一味做大做全,似乎成了高校建设中的一个“怪圈”。一些大学一味追求“做大做全”,忽视了“做实做强”,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显然悖离了大学教育的初衷。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丝毫不同于“高、大、全”模式。

记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曾形象地说:“正如一支交响乐团不能没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学一定要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国就不会诞生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浅显的道理,不要说高校“掌门人”就连普通大众都清楚,为何时至今日,清华大学新任校长还要把不追求“大”作为自己就职演说的表态,警示自己、告诫他人呢?

造成大学追求“大而全”,与当前的大学评价体系有直接的关系。笔者查阅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评价模式,发现他们对一所高校的评价,多是通过独立于教育部门之外的专门机构来实现的。评价设计的重点不是培养了多少学生,而是培养了多少社会有用之才。换言之,考评的不是“学生数”,而是学生对社会的“贡献率”。比如,去年在例行考评麻省理工学院时,专门机构仅仅来了8个人,科学家、企业家、社区工作者、民调机构代表各2人。主要跟校长、老师、学生们谈话,看教什么课,每堂课教什么,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怎样。评估静悄悄工作两天,大多数师生都不知道评估就已结束,既保持了客观公正,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对高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反观我国,现在评价一所大学实力强不强,往往看建筑规模、看开设专业、看在校生人数、看所谓的“学术成果”,却极少考量或无法科学考量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这种评价“指挥棒”,往往加剧了高校片面追求做“大”。在健康的教育中,对高校的评价需要发挥专门机构的作用。当下的中国,靠做“大”而提升排名的情结一直挥之不去,正暴露出这样机构的缺位。进一步讲,如果科学评价没有及时跟上,要求大学不追求“大”,恐怕只能停留在一个号召性的口号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