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人跨入壬辰龙年之际,一些地方兴起争先恐后抢生“龙宝宝”的热闹场景。咱们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遇到龙年更想有个“龙子龙孙”,有的人善于联想,甚至将“壬辰”二字分别加上“女”字旁即为“妊娠”,并认为,按干支轮序,这样的年份60年一遇,扎堆生“龙子”更显得机不可失。专家预计,扎堆生育将使龙年出生的婴儿较往年增长5%,从而出现“龙年婴儿潮”。
中国人素有深厚的“属相”情结,喜欢将婴儿出生时机与一些重要节点相联系,以期沾喜气、交好运,2000年千禧龙年、2007年“金猪”年、2008年奥运年都因此接连出现生育高峰。
扎堆生子,势必造成一些隐忧。人们记得,12年前的2000年,时逢千禧龙年。当年出现的婴儿潮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6年后的入学难。有媒体报道,济南某单位一职工的女儿出生在2000年6月份。她告诉记者,因为同龄孩子多,女儿入托时,幼儿园本来只招18个孩子,无奈扩招到25个;上小学时更紧张,学校招160人,报名的有500多人。
在龙年婴儿潮观念的推动下,月嫂、婴儿用品的价格也呈逐月攀升之势。
专家认为,扎堆生“龙子”,将会直接导致人均资源分配紧张,最初的表现就是婴儿从出生时就面临医疗资源分配问题。安徽省立医院春节期间共出生69个龙宝宝,产科床位一直非常紧张,编制床位为43张,每天实际开放床位将近60张,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
“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重要的在于优生优育和后天培养,避免因美好的愿望给孩子带来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