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早晨,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西校区400余名初三学生,携带被褥行李,与学校教工一起分乘10辆大巴,赶赴100公里外的鞍山市汤岗子镇一处建筑内补课。(《京华时报》2月5日)
首先不妨正面解读一下。面对补课风,“禁补令”横空出世,而且并不是“一风吹”的行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惜采取种种监控手段,借助诸多惩戒措施来巩固这一成果,以使中小学师生工作、学习负担得以减轻,使假日里的中小学校园重新恢复了那份宁静。
然而基础教育并未沿着一个健康、良性的轨道运行。 一批跨市补课的歪风应运而生了。如此一来,不仅耗费了学生的精力、体力,更无端地耗费着学生家长的钱财。
为何补课无所不用其极?原因很简单,虽然高考录取率在70%左右,但高录取率非但没有解决文凭之争,反而加剧了文凭的贬值。在就业机会没有提高的前提下,这无疑加剧了文凭竞争。这“分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你不补,人家在补,效果先放在一边,心理上首先输掉一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禁补令”成了地下补课的催化剂,只能将补课逼到去“地下”去运行,逼到政策的死角去继续运行。
其实,不需要专家学者高屋建瓴地分析乱象的原因,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未有任何改变,高考、中考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依旧我行我素,这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一路升温。一纸“禁补令”只能让擦边球越打越得心应手,只能让本该有的创造性思维为“地下”补课服务,创造出更加多样化而又安全的补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