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安全噩耗扫了过年兴致
取消收费站虽好,恐路途漫长
唐国强王刚“沉默是金”?
“曲线回家”真能演绎春运版“地球是平的”吗?
对待“历史名人” 须考虑公众感情
“抢劫有功”论及其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对待“历史名人” 须考虑公众感情

孙海涛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秦桧在家乡南京江宁有了博物馆,其中还有一尊坐着的雕像,一时间引来网友的热议和质疑。

秦桧其人,在中国历史上恶名昭著。只要听说过南宋岳飞抗金的故事,必然知道这个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忠良的奸佞之臣。如果游览西湖边上的岳王庙,更会直观地看到秦桧等四人的跪像,几百年来遭人唾弃。

江宁博物馆的秦桧坐像,之所以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在笔者看来,无非是秦桧的坐姿,挑战了大多数老百姓对忠奸人物的感情底线。

近年来,社会上似乎刮起一股对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例如福建甫田巨资重修北宋奸臣蔡京的墓地等等,丝毫不顾历史人物的声名狼藉,片面追求“名人效应”和旅游业发展,严重的还混淆黑白、抹杀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据笔者看,借用历史名人的“名气”,来打造当地文化旅游景点,增加商业利益和经济收入,未尝不是一种手段,然而必须要考虑公众的感情能否接受,严肃地对历史人物做出正面的选择,岂能为了贪图提高“知名度”而如蝇“逐臭”。此风若不及时刹住,说不定哪天秦桧的塑像还能“站”起来!

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绝非小事,理应慎之又慎。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层面上,许多历史名人的事迹和声誉,早已沉淀为全体国人的集体记忆和衡量标准。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尤其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待历史人物,跳出时代的局限,还他们以本来面目,捍卫历史的真相,而不能因为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及市场诱惑,不经推敲地涂改或美化一些历史“定型”人物,那样就是对历史的篡改和对后人的误导。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