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创历史新高的物价水平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中国百姓对个人财富的“缩水”有了空前的感受。面对徘徊不前的股市,调控重压的楼市,屡现“跑路”风波的民间借贷,个人财富究竟该投向哪里才能保值增值着实令人困扰。(12月14日新华网)
中国百姓对个人财富的“缩水”有了空前的感受,此言不虚。在高物价和通胀持续压力推助下,不仅中等收入人群普遍具有“财富缩水感”,而且大幅拉动低收入人群向上的步子仍显迟缓。这造成了“‘中’未夯实、‘低’在扩延”的局面。居民收入跑输GDP再现了当前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与民生成本的状况。
笔者认为如果在增收上,囿于现实尚不能在短期内实现,那我们至少该在控制物价特别是对油、电、汽、运等基础性物价上倾尽政策的张力。古人云:为国之要,在于得民。要得民,就需得民心。百姓对公仆为民解忧的全部期待,均源于民生成本低。即便工资增幅几年不动,CPI也不该这般单向上蹿。百姓若天天为吃、穿、行、医、教愁眉苦脸,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当然不会提升,甚至可能看降。当他们的原本就不鼓胀的钱口袋,一朝被价高的生活必需品持续“拉瘪”时,那种无助与沮丧感亟待政策阳光赶来亲切抚慰。
周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