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高校学子,清华大学修车师傅任玉华近日在人人网发“励志帖”,讲述十多年来自己的打工遭遇,以及他将修自行车当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励志帖”甫一发出,好评如潮,受到网友热捧。(12月7日《新京报》)
这是一个“悲催”盛行的时代,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比较差异导致的心理落差,让“相对剥夺感”大行其道。“悲催”早已从个体感触发酵成为公众心态,“天之骄子”也难以幸免。与冠冕堂皇的口号、苦口婆心的说教相比,具体而微的细节、感同身受的体会更能激起大学生的共鸣。与那些遥不可及的“高大全”式的励志样本相比,“修车匠”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触手可及。因为稀缺和清新,“修车匠”引发热议;因为平实,“修车匠”广受追捧。
“修车匠”出身农家,初中毕业后在工地上打过工,卖过桶装水,收过破烂,失败接二连三,挫折鱼贯雁行,北漂的巨大压力让他意志消沉,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甚至一度想“寻短见”。痛定思痛,他选择了脚踏实地,在五六平米的逼仄空间里,将修车进行到底。不仅技术一流,而且服务周到;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着制造“骑不坏的自行车”的人生梦想。
然而,一个又一个的励志样本,除了刺激人们渐趋麻木的神经,除了滋润人们日益干涸的心田,还留下了厚重的社会思考。“悲催族”究竟“悲”什么,“悲”又从何而来?与精神慰藉相比,制度“补血”更加不可或缺。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社会心理的疏导,弘扬公平正义。唯有标本兼治,“悲催”这一社会病才能药到病除。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