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学者,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者不但要在学术上做出成就,更应该心忧天下,为国为民。笔者更认为一切有志于学的人,即学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深受中西思想熏染的当代学人更自然拥有一颗出世之心。并且传统士大夫一向有清议之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说经常发出批评之声既是学人的传统,也是学者应有的义务,而被批评者能够聆听批评、接纳批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具体的讲,就教育问题发出批评之声更是学者的本职工作。教育学家熊丙奇将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是很有道理的。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问题更像一个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小农”。其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其缺乏改革的动力。其二,这一亩三分地是“小农”立身的根本,没有开眼看世界,缺乏对外界的清醒认识,更加剧了“小农”偏狭的性格缺陷,不希望任何人染指他的“命根子”。其三,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小农”们不得不自发地寻找技术员,指导他们科学种田。
当然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推而广之,似乎可以用笔者提出的比喻来解释。大多数官员是否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胸怀,是一个问题。大多数官员能不能捐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更是另一个问题。而笔者希望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批评之声的用武之地。
不平则鸣,在现有的舆论环境下,发声相对容易,可谓是一大进步。但熊丙奇很困惑,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是在写同样的问题。他的困惑可以说是许多评论人的困惑。是持论甚高,还是在空谈误国?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还是不断重复?其实重复并不是困惑的理由,批评之声能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是困惑的理由。
当然,批评之声是学人的传统,也是学人的应尽的义务。而面对批评者提出的困惑,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雅量。
钱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