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11时30分许,两辆装载72吨炸药的货车,在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马场坪收费站附近一汽修厂检修时,发生爆炸。截至当晚10时许,事故已经造成8人死亡,约300人不同程度受伤。(11月2日本报16版)
72吨炸药,将马场坪收费站夷为平地,只留下残缺而孤瘦的一些骨架,这是多么富有隐喻的苍凉之象?!72吨炸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炸响,却让不在现场的我们震惊和恐慌,犹如炸药炸在我们的心灵上,我们头疼欲裂,魂飞魄散。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我们生活在“风险社会”,人类正在遭受现代风险的威胁。这是一个风险社会,我们都是幸存者;这是一列高速运转的动车,我们都是风险时代的乘客,不安全抵达终点,我们就不能轻言胜利,就没法坦然。无妄之灾越来越多,我们的生命似乎并不属于自己,听天由命、生死在天,仿佛越来越具有宿命般的哲学。只是,如果殁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倒还罢了,如果无辜死于人祸,则让人不平。令人愤恨的是,不少无妄之灾恰恰生于人祸,比如福泉爆炸案,比如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再比如上海大火……
事故之后,便是反思。反思仿佛成了事故的孪生兄弟,只是,反思能有多大用处?该如何进行反思?谁最该反思,如果没有痛切反思怎么办?有网友如此揶揄:大楼一着火,全国讲消防;道路一塌方,到处查桥梁;一有流行病,全民讲卫生;学生被砍伤,校门忙加岗;突发大车祸,上路查交则;山西出矿难,全国查安全;北京查娱乐,各省关歌厅;头疼治头疼,脚病医脚病;平时很稀松,出事一窝蜂;如此搞下去,早晚全身病!
诚然,反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果反思只是徒具形式的面子活,如果警钟只是做做样子的例行公事,那么所谓的警钟只不过是下次事故的丧钟。据报道,相关部门已经要求“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引导舆论,举一反三,加强对爆炸危险物品运输管理”,但愿这一次的举一反三,能够真正落实,但愿无辜者的鲜血不再为人祸而流,但愿我们的生命不再成为惨烈事故的祭品。
福泉爆炸案,再次警醒风险社会的忽忽而至,在命运飘忽而黯淡的现实语境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幸存?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