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外出经商,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同宗同乡的集体行动,这也是徽商的凝聚力、竞争力胜于其他商帮的关键所在。安师大皖江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省政府参事王世华说,当徽商在异乡遇到困难,或利益受损时,会馆就是他们需要借助的强大力量,去谋取、去抗争。
记者(以下简称记):清朝徽商建立会馆是很普遍的吗?
王世华(以下简称王):清朝末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商场竞争更趋激烈,徽商也出现了同乡同行的无形竞争,使得乡谊和扶助精神渐渐淡漠下来。为了团结徽商,联络乡谊,并谋发展,他们每到一处均建有会馆、旅堂,在清代中后期更是盛行。正如徽人许承尧说的那样: “吾徽人笃于乡谊,又重经商。商人足迹所至,会馆、义庄遍于各省。”
徽州商人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商帮中出类拔萃,并对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等诸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与徽州商人的团队精神是分不开的。当时的徽商已经建立起一张几乎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商业网络。如何把众人的力量集中起来,所建的会馆和堂所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会馆对徽商起着什么样的关键作用?
王:徽商的会馆对徽商主要有两点重要的作用:对外可以代表徽商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举办公益事业,扶植徽州商人在当地商界的势力;对内则有效地联络本地的大小徽商,代为传递乡人信函和官府公告,处理徽商内部的商业问题。
此外,会馆还可以联络乡谊,沟通信息,互助互济,联合乡帮势力,当利益受损时,可借助到会馆同乡们的力量维护权益。
记:那么就是说,会馆好像是徽商在外地的“家”?
王:可以这么说。因为会馆成立的宗旨就是为同乡人服务,好似游子在外有个家。
一般来说,它是旅居外地的徽州商人结成团体、集会时居住的房舍,经费由会馆所在地的徽商提供。可以为新来的乡亲联系介绍生意,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生意的人提供食宿服务,为生活困难的回乡者提供路费,为同乡人之间及与外乡人之间调解纠纷,解决矛盾,为同乡贫困者安厝亲人。
记:会馆的徽州文化体现在哪些地方?
王:首先,有很多会馆祭祀朱熹,把朱熹的理学作为经商活动的准则。其次,每当有徽州的节庆习俗,徽商们都会聚集在会馆内,用传统的仪式来庆祝节日。
总之,会馆为外地发展的徽商提供行商便利扩充路径,开辟码头。这些会馆实则是徽商的联络中心,它将众多徽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在收购、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中的资本融通、信息共享,保护徽商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