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今年第六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至21.5%的高位,各大银行资金不断紧缩,部分银行逐渐开始放弃收益率较低的个人房贷业务。即使仍可办理,条件也日渐苛刻,单身未婚人士遭遇差别待遇,有的银行甚至规定,具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身份才可办理房贷。(7月10日《中国广播网》)
公众又一次“被身份”了,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身份的人,就没有办法申请办理房贷,这的确让人惊愕。
其实,这种类似的房贷“身份论”还不少,学生要上重点中学,也要父母一方是公务员;老人上敬老院也要子女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部分银行这次房贷要求具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身份,也是以往“看人下菜”的翻版,是典型的“身份论”。
我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现在房贷也要看出处,被网友揶揄为“看人下贷”,银行为什么会出现“看人下贷”的笨拙方式呢?这主要是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考虑,担心其他人员房贷没有持续还款能力。我们都知道,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有固定的工作和固定的工资,在还贷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知道,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也只有公务员有资格住商品房,其他人永远都没有资格。银行这种公务员优先,把普通的公众放在一边的做法不是应有的做法,有身份歧视的嫌疑。银行把其他公众挡在银行房贷门外,利在银行,弊在公众,这看上去是聪明的做法,但对公众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典型的身份歧视。
现在很多方面都对公务员优待,不要说银行房贷,就是购房时,开发商还对公务员有特别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是“身份论”在作怪。银行这种做法一不合法,二不合情,恰是对权力的取宠。如此做法不但会引起社会不满,还会加剧“权力通吃”下的“马太效应”,使得一切社会资源都向权力者集中,加大群体优越性、制度性,造就一批特权阶级,并滋生偏见与傲慢,让整个社会对公权阶层既痛恨又羡慕。
权力崇拜下,社会难言公平与公正。相比较而言,公职人员的收入较之其他群体,特别是低入者,比如学生,比如普通工人等,带有明显的经济和政治优势。房贷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低入者的资金问题,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景。银行虽然不具有济危扶贫的天然道义,但应秉执“一视同仁”的职业操守,要么对所有人都开放,要么对所有人都关闭。即便是有限的开放,也应当优先解决最需要的群体,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而非“锦上添花”的献媚。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社会良心和责任,就注定难以获得社会尊重和喜欢。银行出现的种种问题,不独此一例。垄断企业的问题繁多,最大的诱因在于良心的缺失,最大的解方在于唤醒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