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有一个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禹会村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种种迹象表明,禹会遗址年代为距今4000多年。这个时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晚期,也是大禹生活的年代和中国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
被认为是中国夏朝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的涂山之会,传说禹建都阳翟(河南禹县)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于涂山,正是在今蚌埠境内。禹会遗址的发现,表明在大禹时代前后,已有大规模的原始部落群在蚌埠生活,为证实传说中的“涂山氏国”提供了重要证据。 张亚琴
淮河是古代文明传播的必经路径
作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在淮河流域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型的聚落形态,它应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区域。禹会村遗址的文化面貌既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同时,与良渚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表现了我国江淮地区复杂的文化面貌。
禹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带有明显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特征,从陶器的演变上使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的龙山文化形成关联,从而证明淮河流域是古代文明传播的一个必经路径,是连接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传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相互碰撞和融合的地区。
祭祀的重要活动场所
大禹在涂山会诸侯的时期,正是夏王朝成立的前期,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禹会村遗址,也就自然成了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
在遗址处,有一个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台基。有近100平方米的烧祭面和之上的沟槽以及数块磨石,陶甗(yǎn)等遗迹、遗物和排列有序、整齐划一的35个柱洞,显现出了当时的祭祀规模和复杂的内容。在相距大型祭祀台基约100米的西南部,除发现埋藏有单件较完整陶器或磨石的小型灰坑外,还发现了三种经过人工挖制并且埋藏有别的大型祭祀坑。坑内埋藏着大量的陶器,并伴随着木炭和兽骨,同时,具有神秘色彩的圆圈迹象,影射着它内在的含义。禹会村不是一般的人类居住遗存,应是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场所。
陶器证明4000年前的祭祀
最能证明禹墟遗址在4000多年前曾举行过大型祭祀活动迹象的,是出土的陶器。不论是有着20多种样式的鬼脸式鼎,还是出现比中原地区至少要早1000多年的假腹簋(gu ),以及精美的陶鬶(gu ),都是与生活关系不大的祭祀用品。
三腿鬼脸鼎在龙山文化时期多被当作避邪之物,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宗教意图。假腹簋杯浅壁薄,根本就不能盛装东西,绝非正式的生活用品。陶鬹更是吸水性强器壁极薄的祭祀器皿,多为地位高贵的上等人用来作为祭祀的用品。这些陶器由于烧制简单粗糙,加之壁体单薄,有的仅比蛋壳稍厚些,受到磕碰极易破碎而且难以修复,大多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完全是祭祀器皿,往往在祭祀结束就弃之不用。
禹会村遗址出土大量烧制粗糙,胎质不纯,薄如蛋壳且无法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其底部往往都有明显火烧烟熏的燎痕,说明这些器皿就是为大型短期祭祀活动而烧制的用品。这种迹象从另一种角度证明,在4000多年前的禹墟遗址上的确曾经举行过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