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审计署发布中国联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17家中央企业2007~2009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部分企业出现领导职务消费不清、假发票、违规发薪酬、少缴税收等问题。审计署表示,目前处理的65名责任人中,局级干部10人。(据5月21日《新京报》)
乱发薪酬、违规买房、土地闲置、未批先建、违法投资、瞒报事故、少缴税收……央企几乎“玩”尽了一切违法违规。其中,涉及违法违规的金额让人触目惊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发放的问题薪酬福利超过1.5亿元;电科院及下属企业瞒报利润上亿元;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52亿元……
前联邦德国审计法院院长扎维尔伯格说:“审计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中国原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任时,也曾多次强调这一观念。国家审计署审计出17家央企这么多的问题,无疑用行为诠释与履行了“国家财富看门狗”的职责。然而,央企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留给我们很多疑惑:比如违法违规的底气何来?比如何以2007~2009年,这三年期间,企业内部审计、上级主管部门季审、年审均未发现这些违法违规?其实答案很简单,缺少竞争的垄断实际,让央企有了天然的排他优势,也具有了违法违规的“天时地利人和”。央企“猫腻”多,因为其有着损公肥私、违法违规的“家贼”心理。
防央企“家贼”,需要审计署的“单兵作战”,事后歼灭,但更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看护与防范体系建设。
其一,要培养央企国家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还原央企国家所有、全民所有,为国家、为全民存在和经营而非为少数人谋取利润的本质。
其二,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央企相关经营信息,比如高管薪酬和构成、业务经营情况等,让企业在法律的约束与规定下规范经营,在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监督下经营,在阳光的照耀下抗击细菌和病毒的侵蚀。
其三,要加强改革变革,逐步消除央企的垄断地位,将其置于完全的市场竞争中去,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氛围中从事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从根本上消除违法违规甚至腐败的生长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