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淮南八公山地域的寿唐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关隘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关距凤台县城南六华里,雄踞于两山之间。
凤台县是西周时建立的州来古国的都城。周景王十六年,吴灭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吴把蔡国由河南新蔡迁都于州来,称为下蔡。楚考烈王自陈迁至寿春后,寿春为楚国的都城。从此,这一带便成为吴、楚争霸的战场。下蔡古城南临淮河,雄踞城南的寿唐关,南望寿春,北眺下蔡,东、西皆山,地势险要,为著名的古战场。从公元前538年起,先后有吴楚州来之战,秦国灭楚之战,秦末刘项之战,司马昭围困寿春之战,淝水之战,后周南唐之战等等。所以,自春秋战国时起,寿唐关就被军事家和政治家所看重,五代时建起关隘。
寿唐关建在两山之间,关高两丈余,二十余丈的关口,可供车马通行。现存的遗址,是宋代重建的。相传赵匡胤被困南唐(寿州)时,刘金定率兵前往相救,当时就把兵马驻扎在寿唐关,刘金定住在关楼上,束装上阵。四周还有刘金定当年的大马市、小马市、练兵场。1949年前,拱形关口的上面部分楼房尚存,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现仅存拱形关口。登关远眺,但见寿唐关东、西,山高路险,南、北坡陡路曲,扼南北,卫东西,真乃是一兵当关,万夫莫开!
寿唐关不仅是军事上的要塞,同时也是交通关隘。历史上重要的鄂君启节车大道,就从寿唐关通过。这条重要的交通命脉,据说是楚幽王时期修建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如今的阜阳起至凤台,再从凤台过淮河,经寿唐关、淮南市的唐山、长丰的庄墓桥、寿县的瓦埠、长丰的罗集、下塘集、合肥市、巢湖,至湖北的郢都,全长五百多公里。这条道路是世界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陆路交通线,早于公元前300多年著名的古罗马亚平大道十一年,是中国和世界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战国时群雄争霸,经济和贸易也相继发展,为了商贸的需要,修了这条大道。据史载,鄂君启节是战国时楚怀王发给他的至亲鄂君启的陆路通行证,分“车节”和“舟节”两种。车、舟使用此节,既可免税,沿途又可受到优待,方便通行。如今,尽管这条陆路交通线因科技的发达和桥梁的建筑而重新改道,但基本的路线相差不大,只不过避开了土岗和洼地。可见古人在交通路线的勘测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
构成关体的古砖和基石,看起来是那样的普通和平常,但仔细观察,每一块砖,每一块石,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寿唐关的文化价值,同样不可低估。只要你从寿唐关拱形关口来回多走几趟,只要你在关楼的遗址上寻觅几块残砖断瓦,只要你站在关顶的高山上向四周眺望,只要你多次观察至今仍存且经过重修的通关古道,你就会被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所感染。吴楚在这一带的争霸,淝水之战的刀光剑影,春秋战国时的烽烟,秦时开通的驿路,鄂君启节车的往来,淮河商船的点点白帆等等,这一切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王朝的更迭和社会政治的变革与前进,不仅仅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流民的迁徙,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楚文化的东渐、中原文化的南移和吴文化的北进,形成了淮河流域文化的大融合。
前人创造的历史文化,已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据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存,已筹划修葺,不久将能看到寿唐关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