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数十年,但国际品牌的打造却远不如人意。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品牌榜上的“集体失声”。这样的矛盾局面如何形成的呢,能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能代表中国力量的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环球时报》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差得远
刘戈(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在已经揭晓的环球时报总评榜中,我们发现,50家企业,一共有30家国字头企业。据此可知,很多企业不是由于走出去获得国际声誉,而是因为中国强大,它们才变得强大,变得受关注。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可以华为为例。华为应该算是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代表,这类企业在环球时报总评榜里比较少,传统意义的国际化就是华为这样的成长方式。
邓九强(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要看对行业的理解是不是国际化,定位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是不是国际化,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是不是国际化。
孙先红(著名策划人、蒙牛创始人之一):现在我一见企业家,就鼓动他们有机会在海外住上几个月。因为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观念、制度、体制,还有人的心态,我觉得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刘戈:如果返回到几年前去思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海尔和联想的方向就是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开始给别人打工,慢慢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并购,再到国外开设工厂,自然而然地,它们就会走上一条日本式的品牌之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这条路似乎走不通。联想和海尔这类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远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快。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思考,这样一条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之路,是不是走得通。
我觉得需要给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个新的定义,也就是说,国际化和走出去是两个概念。所谓“走出去”,所谓“品牌化”只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环节,甚至不是最大的环节。国际化还包括人才国际化、科研国际化、运营国际化、管理国际化等。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进行国际化,而是为了引进来让中国经济整体水平有所提升而国际化。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走出去才最受关注,这是误区,需要理清。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前期,企业一定要走出去,但随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中国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销售当作拉动经济所在的时候,就不能够完全以企业的海外比例来判断其是否能代表中国力量。
企业走出去不等于国际化
形象最坏的时候是发展的最好机会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形象最坏的时候,其实是你机会最好的时候。到你形象好的时候,你已经做大了。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美国,一塌糊涂,比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多了。中国现在自我感觉不好,揭露的事情越来越多。我觉得中国品牌、制造就是最大品牌,我们把这个品牌做大,笑我,但架不住我改变你。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代表中国的企业力量,我从4方面来定义。第一是规模。所谓规模,体现为一种现实主义力量。第二是价值。要么来自技术进步,要么来自商业模式创新,要么来自质量全面提升,总之你得创造价值。第三是品牌。大、小品牌,哪怕你做分包也有品牌,做贴牌也需要做好。第四是传承,企业跟人一样,具有精神气质。中国力量,需要体现为一种崛起健康的力量,而不是一种稀里糊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没有是非、赚了钱就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