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3岁的陈先诚因为在环卫岗位上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2011年,24年后,陈先诚33岁的女儿陈恩燕,同样因在环卫岗位上表现突出,被评为合肥市劳动模范。24年,这绝不是一个巧合。父女俩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无声地诠释着: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劳动者是最值得尊敬的。
女儿:最大的心愿是摊主们能多点自觉
1999年,陈恩燕下岗了,下岗后面临多种选择,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她找一份体面而轻松的工作,她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一名环卫工。她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环卫工凭自己的劳动吃饭,比什么都强。”
那一年,陈恩燕拿起大扫帚干起了环卫工,一干就是12年。12年间,她从北一环扫到市中心,用自己手中的大扫帚丈量了整个庐阳区。
每天早晨4点半就要开始工作的陈恩燕,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夜间街头大排档留下的油污。由于清扫的是宿州路段,步行街入口处成了每天最难啃的“硬骨头”,包括这些在内的6000至8000平方米的路段,必须在早晨7点之前清扫完毕。谈到心愿,陈恩燕说:“希望做大排档生意的摊主们能自觉一点,收摊时把大的油污简单清理一下,不然时间一长就凝在地上,很不好清扫。”
父亲:一直教育女儿要“干一行忠一行”
今年已经67岁高龄的陈先诚,站在清洁一队旁边的蔡大塘垃圾转运站门前,满腹感慨地说:“当年都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这几年发展太快了!”
陈先诚说,女儿下岗后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他很尊重女儿的决定;他总是教育女儿,要“干一行、忠一行、爱一行”。“以前我还没退休的时候,我们两个还扫过同一段马路。就在四牌楼的南面,我扫隔离带这边,她扫隔离带那边。”
女儿被评为市劳模,陈先诚很高兴,他甚至穿上了阔别六年的环卫工作服,和女儿一起铲起了墙上的“牛皮癣”,扫一扫街面。一张纸飘到了死角,扫帚够不到,陈先诚费劲地蹲下来,用手捡了起来。
记者:一把大扫帚扫出两代劳模
陈恩燕和陈先诚都不多话,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们的表情中明显流露出一丝羞赧。记者打趣地说他们是“劳模之家”,陈老先生赶忙摆摆手,“劳动没有高低贵贱,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采访还没结束,陈恩燕又要赶去交班了。陈先诚若有所思地看着女儿的背影,不知他是不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望着夕阳下两代人的剪影,记者的眼眶莫名地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