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们在机场的出口处等她。二十多年没见了,我担心还能不能认出来。人流一下子都向出口涌来,我有点紧张,怕她找不到我们。忽然一个着装朴实,戴着时尚墨镜的中年女子径直向我走来,到我面前把手中的行李放下立即给了我一个拥抱,我顿时醒悟是她,她从大西洋彼岸回来了。墨镜背后我看到的竟是饱含泪水的双眼。
几天后,我们看她时差已经倒得差不多了,就约她到一家很徽州味的茶馆喝茶。她一进茶楼很兴奋,上上下下看了个够。大家明白她为离家二十多年的合肥发生的变化感到新奇。就拿茶楼来说,合肥过去基本没有,现在高档的茶楼和咖啡馆比比皆是,生意红火。生活的巨变,使休闲不再是奢侈。
她是我们的朋友晓红,二十多年前随夫君移民美国,然后从一个中国的国家干部一下子变成了美利坚的打工者。为了夫君的事业她牺牲了自己的所学和工作,在美国又生了两个孩子。当孩子们能上学后,她在家里很寂寞,就外出打工。多年没有工作,学得专业美国人又不认可,只好到校园食堂洗盘子。好在中国人都是吃苦耐劳惯了,人又是典型的东方美女,很快就成了学校的洗盘西施。
茶楼里轻轻地播放着歌曲,当一首“常回家看看”响起时,她渐渐从流泪到泣不成声,我们几个没有心理准备,相互看着,任由她的情感随歌声宣泄。这首歌结束了很久,她开始平静下来,看到我们几个茫然的样子有些脸红。
“对不起。”她开口了。
“你们不知道我们在海外的人真得好想家,想父母。那年春晚唱了这首歌,我们那些在美国一起看节目过年三十的人个个都哭背了气。离家的头几年还没有这么深的感受,这么多年了心里总感到有一种惦念,这首歌一下子把我们所有心中情结都唱出来了,我恨我自己说要常回家看看,但是却一拖再拖,所以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要哭出来。”
她品了一口黄山毛峰,接着又说:“在美国生活时间久了,才体会到文化间的差异。就说喝水,国外都是喝凉水,经历了一天劳作回到家还是喝凉水,多少次想到的是回家就有一杯这样的热茶该多美,像中国人的亲情一样暖暖的。到美国后看中国文化才感到厚重得如同中华民族的魂,五千多年谁都摧不垮。”
“常回家看看有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美国时我也带孩子到欧洲转过,孩子们看了欧洲文化说了句很震撼,我就说什么时候你们回到祖国,再和我谈‘震撼’这个词。我和他们讲中国以前有很凶悍的契丹族和经常骚扰边境的匈奴最后为什么都不存在了,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的文化而消亡了。中华民族能存在五千年归根结底就是亘古不变的文化,所以今后也要带你们常回家看看。”
天色渐晚,透过茶楼的窗子,天际的残阳抹着害羞的红正在褪去,点点的华灯已经在酒楼、商场和银行门前闪烁,常回家看看的音乐又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