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记忆必然和它走过的路息息相关。米市这张名片深深烙印在了芜湖这座城上。走过芜湖老米市街曲曲折折的小巷,那些留存在古旧建筑上的米市繁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为此我们采访了原芜湖市市委党校校长徐正元。
自古便是百货兴聚之地
长江两岸、江淮地区,自三国、魏晋以来,就是主要的稻米产区。至北宋时,已成为“田地之倍于他郡,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资,其江山之胜,又天下之奇处”的鱼米之乡。
而芜湖又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兼有水陆交通之便。唐宋时即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历史记载。明代商品经济的刺激,芜湖已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皖中、皖南所产稻米多在此聚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裕富足的稻米资源,使芜湖得以因利乘便,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而芜湖米市的繁荣,早在《安徽省一瞥》中就有过记载,“运米的轮船往来广州、芜湖间,如穿梭似的繁密,因为是年安徽的米大熟,米价低廉,各处运米来芜湖的船民,帆船如云似的堆满了江边,岸上各栈屋的米堆积如山。……这一时候,做米生意的,无不利市三倍。”
李鸿章一纸奏折促成芜湖米市
徐正元告诉我们,虽然芜湖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交通便利,但最初四大米市并没有芜湖,而是长沙、无锡、九江和镇江。“芜湖的确自古就具备成为米市的客观条件,最终成为米市还和李鸿章的一道奏折有关。”
1875年,英国和清政府签订《滇案条约》,希望增开芜湖为通商口岸。李鸿章得知此事,予以拒绝。八百里的皖江地区,李氏家族拥有数以万计的庄田和房产,各种砻坊、当铺、钱庄、粮仓则数以千计,其中芜湖和合肥数量最多。时人说大半个安徽都是李家的。因此他不希望大英帝国的黑手直接伸到他的家中。他以“西风浸润皖省腹地,必呈现世风日下,子弟乖张的后果。”为理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但英国没有就此罢休,以武力威胁清政府。1876年9月13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条约,原先在北京要签的《滇案条约》易名为《烟台条约》。芜湖开关了,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
几乎和芜湖开埠的同时,李鸿章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奏请将镇江的米市迁到芜湖。芜湖、巢湖一带是著名的稻米产区,芜湖水运条件便利,浩浩长江使它上连九江、武昌,下通镇江、上海,又有青弋江、裕溪河、水阳江、漳河等内河运输网道,把芜湖作为粮食交易的中心,可以振兴内地经济,其条件自然比镇江七浩口要好。何况江苏省一省之内有两大米市,距离又颇为相近,时间长了,将“互为负累”。慈禧太后当即下懿旨批准。
光绪八年,芜湖米市正式形成。
20世纪前二十年最为繁盛
徐正元说:“芜湖米市最繁盛的时期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那时候一年最高的输出量达到了1000余万石。”
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年间(1895~1904年),芜湖米市的稻米出口每年均达500余万石,少则300万石。真所谓“堆则如山,出则如江”。
芜湖米市的兴盛,对其它各业发展影响极大。钱庄的兴起,便是例证,米粮交易依赖钱庄贷款,调剂有无。因此,钱庄资金的投放,必然以米业为大宗。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芜湖钱庄仅10余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钱庄已发展到23家。
1927年后,芜湖米市便江河日下,景象日非了。米市兴起时,为限制皖产大米出境,芜湖设米捐局进行管理。1930年却奉令裁撤米捐局,并裁撤50里外的常关和厘金局。芜湖米市也由此进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