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顺口溜,十里八乡都爱听
合肥90平米以上房价“降”字打头
下一篇4 2011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坤池的宣讲让村民真正受惠,大家打心底里感激他
老李的顺口溜,十里八乡都爱听

记者 李尚辉 文/图
李坤池在向党员干部宣讲党的理论知识
 

“人扎堆,广播响,就知道老李要宣讲。”这是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流传30多年关于李坤池的一句顺口溜。

李坤池,是一名72岁的农民老党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农村实际,把学习的心得写成讲稿,编成顺口溜,走村串户,行程几千里义务向农民宣传。10余年,他书写心得150万字,义务宣讲600多场,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农民达3万多人。

扎实的理论根底,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李坤池成为阜阳市“百人宣讲团”中唯一的农民宣讲员。 

“老李的顺口溜我们都爱听”

李坤池做宣讲员讲究活学活用,讲究宣讲艺术,他把党的理论知识和惠农政策编成顺口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进千家万户。

4月13日上午10:00,记者来到胡庙居委会时,李坤池正在二楼会议室做宣讲,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福享,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又小康;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是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李坤池一生跨越两个时代,在宣讲中,他把现在的幸福生活与解放前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编成了顺口溜,叫“十谢共产党”。

“四合院粉白墙,农民住进小楼房。床头装上电话机,手机随身腰中挎,号码一拨就通话,农村实现了信息化。”“土地承包延长30年,农民吃了定心丸。”“麦子熟了不用愁,拿着口袋上地头。”这些都是李坤池赞美美好生活的顺口溜,当地村民们耳熟能详。

“老李用他那质朴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理论知识和惠民政策无障碍地宣传到群众的心坎上,这为我镇和谐社会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颍州区三合镇党委书记刘庆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大家打心底感谢老李”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了一次院,一年打工白干。”这是李坤池宣传“新农合”时所编的一句顺口溜。

两年前,农村合作医疗刚刚在当地进行试点,胡庙居委会不少村民觉得这事可有可无。村民龚玉玺更不理解,不愿意交十块钱入合作医疗。后来在李坤池说服下才加入。事有凑巧,第二年龚玉玺患脑血栓住院治疗,花了近2万元。合作医疗报销了一万多元。“ 如果不听老李的话,我这病根本就看不起。”龚玉玺感激地说。

“老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前几天,老李把我们村民组的300亩麦田全看了一遍,结果发现不少麦苗都出现了红蜘蛛,老李立即把这一情况挨家挨户进行了通知。听到老李的通知后,村民们及时给麦苗打了农药,减少了虫害对小麦的危害。”村民陈献忠说,老李可没少帮他们的忙,大家都打心底里敬佩老李。

“说他伟大也不为过”

“他虽然平凡,但是说他伟大也不为过。为什么呢?几十年来如一日,讲路线方针政策,行程几千里,记录几百万字的笔记,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认为都做不到。几十年来,他对党的忠诚都写在他的笔记中,写在他的讲稿中。”阜阳市委讲师团副团长燕少红评价李坤池时说。

“李坤池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理论的时代楷模。他不愧为党在基层的发言人、宣讲政策的‘老喇叭’。”颍州区委书记方旭说。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