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将就日化企业涨价行为进行调查
“新加坡模式”可学一学
省城婚宴如何“变脸”作战?
鲜活农产品“搭专机”进超市
小企业获授信30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推动农超对接,把菜从田头送到超市
鲜活农产品“搭专机”进超市

记者 樊立慧
 

田头上长的菜,省去许多中间环节,直接进入超市,新鲜了。昨日,首场安徽省农超对接培训班在合肥开讲,合肥市及省内约300名农业项目负责人,对农超对接有了详细的了解,未来,安徽的砀山梨、长丰草莓等可以更便捷地“搭专机”进入超市了。

安徽省抢先试点

“2006年商务部就在安徽开展了相关调研,2009年全国首批推出农超对接试点时,安徽省就率先示范了。”省商务厅介绍。

“2007年,家乐福在中国的第一次直采就是安徽的砀山梨。”家乐福(中国)生鲜总监赛伯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该超市全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328家,超过70万农户,安徽省合作专业合作社已达10家。据初步统计,去年,该超市在安徽农产品直采量超过7000吨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0家,“直采与由供应商供货相比,可给消费者5%-25%的折扣”。

有数据表明,2009年我省直供超市农产品年销售额达12.7亿元,比2008年增长34.8%,部分农产品还“搭专机”打入了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

如今,安徽省作为全国首批9个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之一,通过农超对接,更多更新鲜更便宜的农产品有望直接由田头走向市民餐桌。

降成本才是硬道理

除了洋超市,本土的超市更有区位优势了,比如红府超市,一直以来都与合肥市周边一些种植大户签订供应合同,他们打出的口号是,在生鲜蔬果上,“红府人”自采自销。合家福超市也利用自己的资源,让更多的安徽蔬菜、瓜果进入超市系统。

来自合肥市商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合肥合家福、红府等大型超市均在省内选择了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合肥农超对接销售量已达超市果蔬销售的20%左右,今年底有望提升到30%左右。

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传统模式是农民—当地批发市场—贩运商—本地市场—超市,有的甚至比这个环节还要多。农产品则通过菜农或者专业合作社直接进入超市,大大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成本,大家去买菜,新鲜不少,也有实惠,农民也能够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实现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