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硬任务”需要硬保障
文学注水肉
养生方“四大名补”
醉驾入罪 是一碗“醒酒汤”
“博导”还原为“工作岗位”才有竞争力
3上一篇 2011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博导”还原为“工作岗位”才有竞争力

王军荣
 

清华大学决定从2012年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按此规定博士生老师数量将增加一倍,据悉北大也已试点讲师做博导。(2月26日《新京报》)

清华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北大试点讲师做博导,这意味着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再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意味着博导数量将大增;意味着博导以后也要竞争了。

博导数量少,博士生就显得很尴尬。各种困惑丛生。《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做廉价的高级劳动力。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博导少了,学生数量就多了,一个博导最多带47个博士。如此,不仅博士生质量不能保证,博导也变得为所欲为了。有的博导连学生的论文都不看,纯粹就是老板。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更甚者,还出现“不给导师10万就不让毕业”的怪事。现在博导也竞争了,想必不会再有博导还将学生当做打工者,甚至当做“义工”,为其免费打工。

博导还原为工作岗位,其益处是相当明显的,这会有利于学术环境的净化,会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使校园少了许多铜臭。要不然,各种复杂的人情关系、金钱关系会让博士生无从着手。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但在现实中,却只被当做一种荣誉和身份,当做升官或求职的砝码。如此,博士生教育就严重变味了。

据说,在国外,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论是教授,还是讲师,只要符合具有博士学位、有科研经费、所在学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人有水平有能力等条件,就可以担任博导。同时也是一个流动岗位,不带博士生就不能称之为博导。现在看来,我们的博导还原为工作岗位,也算是与国际接轨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