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再死”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泯灭
整治“收费期刊”要从评价机制上发力
小字典装着大民生
下一篇4 2011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下班再死”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泯灭

巢江淮
 

22日晚,一则微博广为流传: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再死啊……该微博一出激起众怒,网友疯狂人肉谴责博主冷血。该院医教科林姓科长确认,该微博博主为该医院内科医护人员李某。目前医院成立调查组,当事人已被调离岗位。(2月24日《山东商报》)

“等我下班再死啊”,是医德沦丧、医风不正的“独白”。时下,医德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现象上看,是医务人员的私利蒙蔽了良知,蒙蔽了责任,蒙蔽了医德。从根源上讲,医德的沦丧,很大程度上是“坏制度”种下的苦果。在一直以来的“以药养医”机制下,廉价药总是“短命”,大处方总是“长寿”;拒收红包总是“稀罕”,笑纳红包总是“流行”;“等我下班再死”并非偶然,上班不及时救死扶伤常有发生……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谁都会知晓“南丁格尔精神”。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使得战地医院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夜静时,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她的身影……她的努力改变了人们对护士们的评价,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和尊重。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是“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的精神。而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也有这样一段话:“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的职务。”这曾经是无数医护人员终生恪守的职业信条。

“下班再死”,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泯灭,也是彻底丢弃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精神的泯灭、誓言的丢弃,必然导致医德的沦丧。医德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单纯的教育,甚至是纯洁的医德建设可能给力不够,还要从制度与机制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正如有关人士所认为,新医改被民众看好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治疗”医德的一剂“良药”。民众期待着,在新医改的导向下,医德建设会迎来一个契机,迎来一个洗心革面的契机,迎来培育和塑造医护人员“真心、爱心、责任心”的契机。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