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这不,为了争创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合肥市就要把“诚信”二字发挥到极致,建立“诚信档案”,用诚信来打造合肥的城市新名片。政府部门将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公务员录用中也自觉使用信用产品;不仅如此,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工程质量监理师、金融产品营销人员等,对信用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人群,一旦出现不守信行为就将被打入社会共享的“黑名单”。
满意度超90% 才算“诚信政府”
上个周末,记者在合肥市文明办采访时得知,2011版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较之以往的版本有着重大变化,为了争创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合肥市文明办于2月18日最新出台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讨论稿),并向本报独家提供了这份分解表。记者发现,诚信体系建设是今年文明创建的“重头戏”。
为了成功创建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合肥市在“社会诚信建设”的指标大项中,诚信政府建设尤其突出。记者看到,其具体的测评标准为: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全部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
一旦不守诚信 直接列入“黑名单”
人无信不立!对社会各界来说,信用水平要求也更高了。按照测评标准要求,合肥市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将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包括质量、信贷、税务等);建立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通过互联网免费查询;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这其中,信用供求机制主要指:成立了专门的信用服务机构,可以向社会提供征信、信用评级、信用培训等信用产品,在社会上形成了对信用产品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公务员录用中自觉使用信用产品;重点人群主要指: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工程质量监理师、金融产品营销人员(如保险推销员)等,对信用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人群。这就意味着,企业一旦提供了不合格产品或者“重点人群”没有遵守信用,都将被列入社会共享的“黑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