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到红薯
年关说“关”
CPI统计过程应该向公众开放
让实践检验 新拆迁条例进步
3上一篇 201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实践检验 新拆迁条例进步

陈家兴
 

19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拆迁条例。尽管多少留有遗憾,但基于当下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欢呼的进步。(见本报昨日12版)

新拆迁条例中,行政强拆取消了,变成了司法强拆,正是遗憾与欢呼的焦点所在。强拆和现代文明发展的理念原不相合,如果能在条例中彻底消失,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将会在实践中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

新拆迁条例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十分不易。条例草案在2010年里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是破天荒之举。在第二次征求意见中,取消行政强拆,也的确是迈了一大步。规定拆迁补偿不低于市价,这样的底线也要远胜过此前补偿标准的随意性。这些努力的背后,充满了利益博弈。一边有地方官员的“据理力争”,一边则有强拆导致的暴力现实,有社会公众发出的殷切呼喊,有国家发展文明理念的召唤。新拆迁条例的有限进步就体现在这样的权衡之中,体现在对民意的回应之中。这样本身,就值得欣慰。

进步总是在一点一滴之中集聚起来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向前的。先进理念原本就有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更何况还必须在实践中经受残酷的利益博弈?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新拆迁条例的进步需要实践的检验,人们的质疑和担忧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错误就纠正错误,一步一步地来,不必一口吃个胖子,不必一蹴而就,这本身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一条经验。

时代的潮流所以锐不可当,就在于在大势面前,人们只会顺应而非逆行。在实践洪流中,有些问题解决起来,远比想象的要简单,也会更有智慧。这是因为实践者在顺应潮流中,会激发出“实践理性”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