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若问农历大年三十如何过,恐怕大多数人一个重要的选项是“看春晚”,“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新民俗,新文化”——“精神年夜饭”。
自从央视春晚1983年问世以来,已经伴随着中国人度过了28个春秋,它给亿万家庭带来了欢歌笑语,也见证了一个个怀揣着梦想的演员“艺术人生”的凤凰涅槃,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赵本山,这位从黑土地里走出来的农民艺术家,是春晚让他如鱼得水,大放异彩,名扬天下。
不过,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和个性选择多样化,如今的春晚所受非议甚多,这固然有众口难调的因素,但也有一些“硬伤”,这其中为人所诟的主要表现为植入广告、假唱、演员老面孔,还有对独挑大梁的“本山老矣,尚能饭否?”的担忧,因此,有一些“审美疲劳”的人开始“移情别恋”,甚至发誓再也不看央视春晚,而地方电视台和一些部委也乘虚而入纷纷办起了春晚,民间春晚、山寨春晚、网络春晚……也成蓬勃之势,春晚俨然进入百家争鸣、受众分流的“春秋战国”时代。
究竟如何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春晚?世人各有高论。而我认为,既然央视开始提倡“开门办春晚”,那么在这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地球村”,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是导演、主持人、演员以及节目面向世界,二是面向各行各业,进行海选。目前的春晚,基本上是“中国元素”,如果我们将华人世界或者世界元素纳入其中,渠道与视野就会更加广阔。
向世界敞开大门,相信美国超级魔术大师科波菲尔比刘谦牛,英国的“憨豆”式幽默也不逊色于王景愚的哑剧。鲁迅先生有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反之亦然。因为人类欣赏美的心灵是相通的。至于国内各行各业,那就是集当年大成者,比如最火的电影、电视剧、歌曲、书籍、人物……主创人员精彩再现或大反串,相信春晚会悬念迭出,高潮不断,更加惊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让世界人民大饱眼福,印象深刻,与中国人民一起同乐,过一个世人皆称棒、寰球同此凉热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