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身体的革命
不贪为宝,廉慎为师
别让信誉“打折”
央行一天抽走 600亿预示什么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贪为宝,廉慎为师
——姚崇“五诫”启示录之三
唐 人
 

《辞金诫》是姚崇“五诫”中的重要篇章。在这里,姚崇首先通过子罕辞玉和杨震辞金的典故,引申出不贪为宝、廉慎为师的人生哲理和吏治思想;最后指出:“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这一座右铭式的官箴,对今天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仍具有深刻的教育启发意义。

  世人莫不以金玉为宝。巧取豪夺、贪污索贿者有之;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者有之。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达二千九百多万元;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天津市委原常委皮黔生等等落马高官,无不贪腐手段恶劣,敛财数额巨大。还有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是一位曾经入选“中国十大品牌市长”的所谓“金牌市长”,她的落马竟同时牵出十多个蛀虫,包括李启红夫妇、李的弟弟、弟媳和妹妹等,像这样的贪腐窝案也并不少见。诚如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所说,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乃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我们的斗争任重道远。

那么,咱们的古圣先贤又是如何对待不义之财,如何防治贪腐顽疾的呢?子罕是春秋时宋平公的贤臣,有人要送给他一块绝世美玉,他说,你把美玉当宝贝,我把不贪当宝贝;我如果要了你的宝贝,那我就失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杨震是东汉时的著名廉臣,曾有人趁着黑夜送他黄金,他拒不肯受,并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能以为黑夜里做坏事就不会有人知道呢?所以姚崇指出,我们应当把这些古圣先贤的廉慎品格当做龟镜和老师,时刻警惕,勤政廉政,慎始慎终,时刻牢记“慎独”,始终坚守官德。

  所谓“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这已经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官场铁则;但愿广大为政官员谨记深思,好自为之。

(作者为省城某文化报原总编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