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口袋里的钱增长13%
努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3上一篇 2011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十二五”规划(草案)关注民生:
努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记者 俞宝强 刘甜甜
 

让合肥市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昨日上午开幕的合肥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所关注的民生问题。

发展目标: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

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进程,把合肥建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

能源保障:气化率达到90%以上

加快“川气东送”利用工程门站建设,形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主气源和LNG、高压管网储气双备用气源的稳定供气格局。到“十二五”末,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

此外,在电力、供水、供热、新兴能源方面,都将确保资源足量、稳定、安全供给。

劳有所得:工资增长纳入政府考核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众再就业援助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推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保持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将工资集体协商建制情况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纳入政府指标考核体系。

住有所居: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加强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改善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形成梯度消费的住房模式。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市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十二五”期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万平方米,基本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

社区服务:构建市民“15分钟生活圈”

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力争100%的城市社区和80%的农村社区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加强社区服务化建设,积极发展养老、助残、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婚姻、家政、家教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构建市民“15分钟生活圈”,建设100个市级标准化示范社区。

环境保护:空气良好以上达到310天

加快推进引江济巢、生态修复、污泥处置等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河流综合治理,推进陶冲、十五里河污水厂二期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构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

推进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加强湿地恢复、维护和保育。划定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区”,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