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客套话喊而不停
“慈善晚宴”话慈善
二手烟危害剧增 根在烟草诉讼疲软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慈善晚宴”话慈善

鲍 仁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人们在牵挂着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牵挂着简陋校舍里苦读的留守孩子,牵挂着一切需要救助的兄弟姐妹。恰逢此时,由星报和“希望工程”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慈善晚宴”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据组织者称,本届“慈善晚宴”参与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将远远超过前几届,要捐助的善款也将创出新纪录。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我们感谢“慈善晚宴”组织者多年孜孜不倦地坚守,感谢越来越多的捐助者的爱心善举!

今年以来,关于慈善捐赠这个话题,在媒体上曝光率非常高:玉树地震、西南大旱的大规模“善捐”,巴菲特、盖茨到中国的“劝捐”,大陆首善陈光标的“裸捐”,一男一女两位大明星的“诈捐”,等等,等等。这说明慈善事业已经被社会所广泛关注;慈善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尺,成为做人做事的一大准则。

“慈善”本是人类共通的崇高精神。在我国,“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承数千年的社会文明。先秦诸子百家和各种教派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蕴藏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的普世原则。

当然,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慈善”也曾被扭曲,被误读。若干年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慈善”一度被打入“另类”,被视为“异端”。极左思潮认为慈善是“资产阶级的虚伪画皮”,是“消磨无产者斗志的麻醉剂”。现在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好在改革开放以后,被颠倒的理念重新颠倒过来,“慈善”也获得了正名!

现在,在政府的倡导、扶持下,慈善事业已成为群众性的自觉行动,它在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应该说,我国的慈善事业毕竟是近几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这其中确有许多问题尚待我们去思考,去完善。譬如,政府方面能否在政策扶持上更给力,在税收倾斜上更宽松?慈善机构在执行力、公信力上能否更加强,在善款使用上能否更透明?舆论导向上能否更旗帜鲜明,理论解读上能否更坚定有力?一句话,让捐助者理直气壮,让受助者惠及实处,让全社会理解支持。这样,我们的慈善事业一定会发扬光大,健康发展!

(作者系省城某都市报原总编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