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点,随着集装箱车的发动,安徽省和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6吨冷冻鸡腿肉,经过前期对供宰鸡只疫病监测、生产成品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合格后,顺利装箱,发往上海口岸。下周一将准时离港,目的地——中东巴林。这是我省自2001年中断禽肉出口以来,首次实现禽肉产品出口。
多种原因造成出口中断
谈起我省禽肉中断出口的过程和原因,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不胜感叹。2001年之前我省还有出口禽肉企业8家,销往中东、欧美等地,每年能创造不菲的外汇。
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内“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流行,国际社会对我国禽肉产品严密封锁,禽肉生产企业遭受严重打击,加之国内、国际禽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相关出口企业也陆续转为内销。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安徽省最后一次出口禽肉在2001年5月。
重启“出口”一波三折
据介绍,为了恢复禽肉出口,我省进行了曲折的努力。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检疫部门组成评审组,赴广德县对和威公司的五个大型养鸡场及其配套的饲料厂、孵化场进行现场考核。待全部合格后,于2009年3月上报质检总局进行网上备案。至此,我省有了第一家符合出口条件的养鸡场。
去年4月,和威公司屠宰加工厂获得了卫生注册(备案)。至此,和威公司具备了出口冻禽产品的先决条件。
然而,“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的禽肉产品价格反差较大,出现了出的多、亏的多的不利局面。为此,该公司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积极满足出口要求。省外贸公司与和威公司积极洽谈,促成贸易合作。
产品终于达到国际标准
为了确保产品合格,我省将备案养鸡场纳入残留监控范畴,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对备案养鸡场进行疫病监测;并按中东地区对禽肉的特殊要求,加大对养殖场、屠宰场沙门氏菌的监控频率。
同时,企业通过多种措施,有力控制了可能发生的卫生质量隐患,保证了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最终,商务合作谈判顺利进行,经过多轮洽谈,多次检测,巴林方认为,安徽禽肉完全符合该国标准,可以进口。
九年后,终于再次顺利出口
虽然拿到了订单,但如果产品在出口检疫时不合格,9年的努力还是前功尽弃。随着距离第一批冻鸡出口时间越来越近,检疫部门抽调专人采购试剂,调试设备,快速而及时出具检测结果,做好禽流感和新城疫检测。按照巴林方面的要求,从报检材料、证书格式、取样记录、检测结果、供货证明到监装记录,全部提供。昨天,随着检测报告的出炉,所有产品完全符合所有标准。时隔九年,安徽首批禽肉产品最终顺利出口。
记者昨天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第一批冷冻鸡肉的顺利出口重新打开了我省禽肉产品出口的大门,必将为推动禽肉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进而扩大我省禽肉产品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