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场戏可以唱一整个晚上,或连演几晚。”“过去一演就是3个月,一天就有两三场,谁出的价位高,谁给的待遇好就去哪。”“现在你得自己去找市场,一出戏几十个人演下来3、5万酬劳还算多的,一个三流明星一个人少说还有十来万”……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节奏加快,观众选择面广了,剧场观众相对来说少了。 当现代人偶尔被舞台或者电视荧屏上的戏曲魅力所折服欢呼的时候,可曾关注,让这些承载着文化密码的传统戏曲重放光彩,路还有多远?安徽文艺体制改革的成功,使人坚信:路在脚下!
庐剧:合肥的“活名片”还能宝贝多久
11月2日,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古城乡一所小学内,千余名群众静静地开始享受精美的艺术大餐——由合肥市庐剧院文化惠民送来的经典庐剧曲目演出。如今这样的享受,对喜爱庐剧的戏迷来说,已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
庐剧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作为少数以地方名字命名的剧种之一,它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据可查的资料距今已有300年历史。说起庐剧,有很多的“第一”,解放后,省内第一个国营剧团是庐剧团;改革年代,全省第一个开创戏曲音乐剧先河的剧种;新世纪,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在包河公园里,时常发现有一群执着的庐剧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唱戏说戏。其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告诉记者,在她年轻的时候,庐剧表演场场爆满。而庐剧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淡出市民的记忆。
2006年5月,庐剧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庐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庐剧艺术工作者,合肥庐剧院副院长黄冰感到欢欣与振奋。然而,合肥庐剧团的生存状况也并不乐观。据了解,目前合肥庐剧团每年的百余场演出大多为送文化下基层,商业演出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演职员收入提高甚微。
作为地方特色非常浓厚的方言戏,其实庐剧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观众。正如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所说:“对于有些人,特别是合肥周边地区的老人来说,庐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戏剧,而是一种合肥的标志,一种对于家乡的感情依托。”合肥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也正积极制定对策,努力争取更多的投入,“我们会把庐剧作为当家宝贝来扶持。”
徽京剧 :穿上“新衣”赢市场
今年9月初,省徽京剧院创新打造的一部戏曲动漫剧《小红帽梦幻奇遇记》收获如潮好评,也让京剧这个传统剧种穿上时尚动漫的新衣后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安徽省徽京剧院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在省徽剧院和京剧院合并建院5年来,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均比合并前提高了近10倍,恢复演出了数十台传统剧目,同时还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京剧《天地人心》和大型徽剧《一文钱》,但是因为思想还相对保守,经营理念过于陈旧,无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没有突破性进展。”省徽京剧院院长许北雄说,“我们不仅面临着演员的断档,更难的是观众的萎缩,如何让青少年一代了解、喜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有自己的未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并结合剧院的实际情况,徽京剧院提出来艺术经营品种多元化战略,充分挖掘剧院艺术资源潜力,开辟全新的演出领域。许院长说,“我们在推出的动漫剧中适当加入了京剧元素。让小观众通过这样的方法接受戏曲,喜欢戏曲。”
对于徽韵动漫剧的市场和前景,许北雄院长非常自信,“戏曲动漫剧的观众群体面很大,3岁到13岁的小观众,陪同她们上剧院的还有爸爸妈妈,甚至还有爷爷奶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演出市场。”而未来两年,在盘活京剧市场,扩大徽剧市场,开辟动漫市场,发展花鼓灯及其他地方戏市场的同时,徽京剧院还将打造一个可以经常性演出的徽韵花戏楼。
话剧:有人爱看就有人喝彩
90年代以来,萧条的环境也给话剧从业人员带来不少冲击,“由于影视和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话剧观众群也有了很大的下降。”省话剧团副院长孟祥伦直言当今安徽话剧形式,“白送票的大家都愿意看,要自己花钱的就不愿意去了。”
针对这一情况,省话剧团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客户群”,在定位上将观众层的年龄群拉低,以儿童剧为主要的演出主体,《山里的泥鳅》是我国首部将视角投向农民工子女,并以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儿童剧,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家长对孩子舍得花钱,儿童剧一年至少演出200多场,一年最多的演到430多场。”
不过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问题,据了解,儿童剧的演出场次虽然很多,但一大半都集中在外地;另外演出的剧目大多改变自经典的童话故事,要想有贴近生活的新剧目推出,往往因涉及到版权问题而作罢,因此编剧的匮乏问题也凸显出来。
目前话剧不景气有客观原因,但话剧人也应反省自身,不是观众抛弃了我们,而是话剧本身始终不能脱离群众。一直坚持以优秀剧目赢得市场和观众的省话剧团未来的道路上将再多开启一盏绿灯,孟祥伦说,“在继续做活儿童剧场的同时,我们打算做个成人话剧小剧场,采用制片人负责制,单位市场化,以售票为长期盈利方式,每月推出一部新剧,每周五长期固定演出,主要反映当下关注的热门话题。”
黄梅戏: 开拓思辨绘新图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李宇春、周笔畅,很少有人愿意花钱进剧院听戏。”从一位老黄梅戏演员的话看出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显示出的无力与无奈。
谈到现如今的发展,省黄梅戏剧院的江松阳副院长坚定的说,“现在要想有市场,就一定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对于一个剧团来说,仅仅靠演出产生效益是不够的,要发展一个产业链,不能总是一条腿走路。”
省黄梅戏剧院有很多做法值得传统戏剧院团借鉴。据悉,省黄梅剧院每年出资10万送演员去往北京、上海学习,为剧团日后的发展储备人才。
而作为对外推介安徽本土文化、宣传黄梅戏艺术的窗口,2005年就开门迎客的“天仙配”茶戏楼,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江松阳自豪的告诉记者,从最初单位职工自主认购股份时的满怀希望,到困扰上座率不高,效益不景气,甚至无人问津,而今日的“天仙配”茶戏楼已成为了合肥市一道独具特色与品牌效应的亮丽风景线,也成为培养与锻炼“黄梅”新人的“练兵场”。这种将戏剧产业化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剧团的经济效益,同时在黄梅戏的推广上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剧团目前正在排练的3D版《牛郎织女》,则将最新的视觉技术和传统的黄梅戏融合,相信一定会给广大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