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海盗岛屿
要让更多优秀人才成为国家栋梁
曝光无极限
读报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曝光无极限

 

10月9日,宿迁当地媒体刊登了一组照片,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不仅有违法人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而且配上当事人违法行为照片。根据宿迁市出台的实施方案,该市将对行人、非机动车走快车道、闯红灯等八类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10月10日《扬子晚报》)

一搞重点整治,五花八门的歪办法就都出来了。这是运动式执法的又一反面例证。

今天曝光,明天曝不曝光?对这类行为曝光,对醉驾酒驾、汽车闯红灯曝不曝光?对平民曝光,那么对官员、特权车,对那些打个招呼就没事的曝不曝光?曝光式执法,在公平性上就有问题。

能不能曝光、曝光谁是一个问题,曝光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个问题。把违法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都曝光出来,将会给他们带来超出违法责任之外的困扰。另外,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治理某类交通违法而要曝光隐私,法律上有没有依据,还是说有关部门想怎么曝就怎么曝?

许多年前,个人权利不被尊重,游街、示众大多有之,可谓曝光无极限。现在人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当然,曝光并非要从公共生活中完全清除,但针对个人的曝光要特别慎重。另一方面,如果法律具体规定了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惩罚,那么超出惩罚范围以外的,就是伤害。

从报道来看,该市此次曝光,是为了配合“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一则让人怀疑其“长效性”,二则连家庭住址这样的隐私都予以侵犯,执法者这样自乱章法,很是“非理性”,也让人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有“炫政绩”的冲动。

刘敏/文 朱慧卿/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