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安徽城市到底长多大?
合肥商业银行不得对公积金贷款“歧视”
下一篇4 2010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年后,安徽城市到底长多大?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到2020年,17市全长大一“圈”,合肥中心城区面积将增长60k㎡
记者 任金如
 

安徽城市到底有多大?2020年的安徽城市会如何发展?昨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2005年为基期,2020年为规模期末年,安徽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沿江抱湖”城镇体系格局;17个省辖市中心城区都将长大一圈。

过去

在“圈子”里争地

安徽土地总面积约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2005年,全省共有农用地1121.21万公顷(16818.16万亩),建设用地162.18万公顷(2432.66万亩),未利用地117.87万公顷(1768.05万亩),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

1996~2005年间,全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6.32万公顷(394.80万亩),年均减少2.92万公顷(43.8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49亩下降为1.32亩,低于全国同期人均耕地水平;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情况普遍。2005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199.44平方米,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上限。

而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继续划出城市的成长空间,是新课题。

现在

17个市“长大”一圈

安徽究竟要怎么利用有限的土地?到2010年,全省建设用地总规模将达到16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06%,新增建设用地7.53万公顷;到2020年,达到180.2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86%,新增建设用地21.70万公顷。

17个市到底会有多大,在新一轮规划中也有了“答案”:安徽将重点保障合肥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联动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沿江抱湖”城镇体系格局(皖中区:合肥、滁州、六安、巢湖四市;沿江区: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四市;沿淮区:蚌埠、淮南、阜阳三市;皖北区:淮北、亳州、宿州三市;皖南区:池州、宣城、黄山三市)。

其中,六安市中心城区增长1倍,由2010年的40.5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82平方公里;黄山、滁州、巢湖、池州四个城市中心城区增长近1倍;其余12个城市中心城区也有不同规模的增长。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中心城区分别增长60、45、50平方公里,合肥中心城区在17个市中最大,达到360平方公里。

目标

满足7100万人口需求

为什么要继续城镇化?为什么要争土地?新一轮规划中,也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到2010年和2020年,全省总人口将分别达到6700万和7100万。生存的需求,迫切需要安徽的耕地实现粮食生产能力增加220亿斤的目标。同时,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等,又形成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

实施中部崛起,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对全省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年,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市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等,为全省土地利用提供了新的政策指引。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