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帮喜:世界保龄球的王者
余智:大智若愚的新徽商
下一篇4 2010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何帮喜:世界保龄球的王者

 

22年前,他身背一把锯子,怀揣120元钱,带着弟弟,从安徽无为来到陌生的京城打工,追寻梦想的城市生活;22年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龄设备制造商,他带领希玛集团,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一生产领域的空白,而且站在了世界保龄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其产品在国内占有75%的市场份额,销往30多个国家并占据30%的国际市场份额。 记者 俞宝强 王松青

人生第一课是无边的苦难

何帮喜1963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十里墩乡的一个小山村,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4个弟妹。初中还未毕业,就被迫辍学在家。

“务了几年农,感觉没有一门手艺不行,当时在村里一群年轻人中,我算是爱动脑筋的,动手的能力也比较强。”带着这种想法,18岁的何帮喜遇到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季明成,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凭借着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木匠手艺,敲敲打打,他一干就是三年多。

何帮喜说,做“小木匠”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影响深远,他从师傅那里学到的决不只是做木匠活的手艺;更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真诚、善良、勤奋的人;师傅还带给他希望,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性。

怀揣120元钱闯荡北京

1988年正月初六,带着到外面寻找“希望”的梦想,25岁的何帮喜背着一把锯子,领着15岁的小弟登上了北去的列车。之所以带上一个弟弟,是因为想给家里减轻负担,减少一个吃饭的人。

何帮喜带着120块钱北上,其中80块钱买了火车票,到北京时只剩40块钱。他和弟弟在西直门立交桥下一个菜市场的工棚里安顿下来。一个多月过去了,何帮喜手里只剩下2块4毛钱,他每天举着一个写有“木工”的纸牌,又冷又饿,几乎要绝望了。

这个时候一对寻找木工装修厨房的老夫妻出现在他面前,可是看到何帮喜一副落魄的样子,这对老夫妻投来怀疑的目光。何帮喜告诉他们,自己可以先干活,干完活后如果满意就付钱,不满意就算白干。

这番话打动了老夫妻。何帮喜也得到了干活的机会,他从早上忙到天黑,厨房装修完后,他又顺手清理了垃圾,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夫妻非常感动,当场给了他40元钱,并请何帮喜兄弟二人去饭店吃了一顿炒饼。何帮喜挣到了打工生涯的第一笔钱。

敢想敢干缔造保龄神话

回顾创业历程,何帮喜的感言很简单:敢想敢干。

因为敢想敢干,他成功拿下北京亚运会的订单,赚取人生“第一桶金”。1989年,亚运会技术筹备小组面对社会招聘木工,考试的题目既简单又苛刻:打一张斯诺克台球桌,标准要达到英国原产水平。何帮喜开始钻研台球生产工艺,一举获得4项国家专利,在改变台球设备依赖进口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1990年的一天,何帮喜带人到北京丽都饭店安装台球桌。旁边的一间房子里同时正在安装的一种“新鲜玩意儿”引起他的好奇,这就是当时国内还很稀罕的保龄球。何帮喜了解到,我国每年从国外购买保龄设备要花掉60亿元。“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保龄球设备呢?”何帮喜有点想不通。

敢想敢干的何帮喜很快投入了保龄球研制。如今,何帮喜的希玛保龄设备已经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阿富汗、苏丹等30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75%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自主研发的电子回球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何帮喜

安徽无为人,1963年生,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安徽企业商会会长,全国劳模,希玛企业集团总裁。

【人物感言】

当你真正走上实现梦想的道路时,你会发现,梦想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遥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