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古淮河 问道八公山
2010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拜水古淮河 问道八公山
——记五彩之城淮南
 

九月的列车,在一座喧哗的城市里,停靠在岁月碾过的铁轨上。步入人群中,我静静地走,静静地回眸。用眼睛注视着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陌生的面孔,与一个个陌生人擦肩而过,又与一个个陌生人狭路相逢。

走过一座城市,总是想把对这座城市的眷恋,装满自己重重的行囊;总想把一座城市的繁华,包括这座城市的文明,还有这座城市的沧桑,统统带走。淮南也不例外。眼前朦胧浮现它的变幻与变迁,往事如云烟。

一个由众多移民文化激活的城市,这是一块福地。

从这个淮河之滨,蓝色生命开始起源,白色豆腐广为流传,黑色煤炭蕴含丰富,红色火电规模空前,绿色生态宜养心境。“五彩”的淮南,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它承载着一个华东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重担。有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矿产资源丰富和工矿企业密集等优势,又是对内对外的交通枢纽,被称为安徽的“门户”。对于淮南,这是一种荣耀。

历史,穿越三千年的时空

让我们的目光回溯到夏商时期,那时,只要说起“淮夷”之地,那就是淮南的所在。当春秋末期,诸侯纷争之际,淮南一下子又归入吴的境界。好景不长,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国。于是,吴国帮助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后成为楚国的京畿之地。到秦统一六国时,淮河以南都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后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

此后数千年,虽然有过这样那样的属地变迁,但淮南作为一个地方的符号,坚强而又执着地存在着,直至现在。

文化,从蔡楚起步

当我开始触摸淮南的历史沧桑,抚慰它正在逝去的遗迹,它的城市面貌却以空前的速度在改变,可能昨天还是古老的街景和建筑,今天忽然就会消失而焕然一新。这种变化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可我们总感到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什么,那种永远也挥不去的怀旧情愫,对曾经的历史文化。

三千年前,一条河边,一种叫“淮”的短尾鸟一群群地栖息停留,河因此有了名,“淮水”是也。淮水之滨,一个小国—— 蔡国的迁址,只生存了46年。最后消失在今天的凤台县。可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在淮河北岸的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一个诸侯国的国都而被载入史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淮南历史的脚步,从这里迈开。

楚国雄风的接力,从这里伸手。

楚国名相孙叔敖营建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爰金、文字、青铜器,无不是楚文化留给淮南的深刻印记。

当时间定格在汉代时,谁也没有想到,刘安的出现改变了一个地方的文化风向。当这位刘邦之孙的淮南王,一心求道问仙的无心之举,让世界的美食谱上从此多了无与伦比的绝顶美味。而他在八公山上招贤纳士,讲经论道,著书立说,编撰了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奇书《淮南子》,谈古论今,究天论地,包罗万象。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二十四节气,用最完整的文字记录的最早就是源自“淮南子”,还有像中国的传奇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都是通过“淮南子”流传后代的。

看到这,淮南人可能会说,我们厚重的文化积淀并不仅限于此。是的,一代名相春申君黄歇和赵国大将廉颇等历史人物长眠于此,不能不说没有它的道理。而闻名中外的淮南“五古”——古生物化石群、淝水之战古战场、古寿州窑遗址、古墓群和茅仙古洞,每一处遗迹,无不在昭示这座城市的灵魂文化。

资源,让“煤都”响亮

煤的外表虽是乌黑乌黑的,硬邦邦的,但它的内心却是火红火红的,滚烫滚烫的。淮南有名的是煤,集中在淮南矿区和潘谢矿区。

作为这座城市的过客,在路过八公山一瞥的印象,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无数煤堆,以及远处煤堆间几个黑色烟筒和崎岖不平的公路上,随处遗落的煤渣。

地方为产煤区,似乎无处无煤。路过于此,正值下班时段。眼见有着工装戴工帽的无数矿工,从那一处,笑闹着涌向四面八方,近些身看,他们的手上,脸上,还  有抹不去的黑色痕迹。

星罗棋布的煤矿,遍及淮南的山山水水,滚滚的乌金是他们的血脉。淮南煤田预测总储量444亿吨,这个数字一下占去安徽省的74%,华东地区的32%,全国的19%。

淮南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这些,非金属矿产资源同样是得天独厚。在它神秘的地底,埋藏着的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磷块岩、紫砂和矿泉水。应该说,它们的存在,注定要给淮南的社会发展腾飞奠定优厚的基础。

建设,串成颗颗明珠

“大分散,小集中,彩带串明珠”。这是一句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建设规划口号。俯瞰淮南的城市面貌,你会觉得眼中的淮南,真如颗颗璀璨的明珠。

千里淮河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建成后,不只是淮南的老百姓,每一个到此的人,都会赞叹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仅是1982年拉开建设第一波的开始。随后,凤台淮河公路大桥、陈洞路立交桥、夏郢孜立交桥、龙湖路人行天桥相继通行。而进入市区的必经之路——洞山隧道,更是成为淮南市地标性的建筑物。

我一直认为,生态环境是城市的脸面。而淮南把这张脸面抹得是“白里透着红”: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在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可谓山水兼备、景色秀丽。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瓦埠湖、高塘湖“三水环绕”,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新城“三城互动”。拥有八公山景区、焦岗湖景区、上窑景区3处国家4A级和茅仙洞景区1处国家3A级等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舜耕凭栏、硖石晴岚、龙湖泛舟、寿州古窑、春申寻梦、焦岗渔歌、新四军林、茅仙古洞、窑山叠翠、八公仙境“淮南十景”美不胜收。“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形成了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独特风貌,像极了一幅幅水墨的风景画。

于是,心中开始羡慕淮南人的生活了。在这样的美丽的城市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大师,有风景,有文化积淀,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怎不如梦境?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