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合肥市100名大学生城管正式上岗,为合肥的城市管理系统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城管”也一跃成为媒体报道火热的字眼。一年过去了,这100个 城管新“细胞”成长了还是退缩了? 昨日下午,40多名大学生城管齐聚一起,分享1年来无数的辛酸和自豪。一周五个工作日和双休日、白天黑夜连轴转的“5+2”、“白+黑”模式, 似乎让他们成长和成熟了,就像其中一位大学生城管所说,心情由郁闷变得平静,最后满怀希望。胡少殊 实习生 武剑 记者 刘欢 文 王婧莹 图
四双鞋成就独当一面
“一年内走穿了三双皮鞋,加上和制服一起配发的,一共四双鞋让我走遍了辖区大街小巷。”丁可的一句话让人心生佩服。为了不遗漏细节和死角,丁可总是徒步走在大街小巷。1987年出生的丁可,是个重庆小伙子,去年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就成了合肥市蜀山区城管局笔架山街道城管中队的一名大学生城管。不是安徽人,也不在安徽上学,为什么来安徽当城管?“因为我女朋友是安徽人,她提供了这个招考的消息,我决定我们一起考的。”丁可觉得自己的法律专业,与城管工作还算对口,就做了应考的决定,只是女朋友没考上去了马鞍山,“风吹日晒 ,女孩子做这个工作蛮辛苦的。”忙于工作,丁可没有时间看望女朋友,“每次都是她来合肥看我,开始经常吵架 ,心里还蛮愧疚的。”
一年来,丁可一直在城管执法的一线。虽然有走穿三双鞋的毅力,丁可的心里也打过退堂鼓。“工作怎么可以琐碎到这种地步?扫帚和垃圾桶怎么放都有讲究……”跨进城管大门,前两个月的观察,令丁可开始怀疑城管工作的意义,“垃圾桶放在柱子前面和柱子后面怎么就不一样了?”不仅琐碎,还要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群众的不解和语言暴力,“前两个月退缩的心情特别强烈。”丁可说。
可是单位的前辈为丁可做了一次实验,就把垃圾桶放在柱子前面和后面的状况进行比较,“垃圾桶放在前面时,只要满了,街面上就显得特别脏、乱。而放在柱子后面,桶满了街上看着也整洁。这让我明白,城管工作的每个细节都有实际意义,都是一门艺术。”丁可总是微笑着说起自己的城管经历。
一年的一线执法工作,让丁可渐渐成长。“现在可以从容应对执法过程中的所有现象,一方面是自己适应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是前辈们的影响,让我从一个局外人成长到独当一面的城管人。”在他的眼里,“城管人除了有工作的责任心以外,还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些人家境好,没有这份工资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好,他们却总在一线奋战,因为对这座城市有爱,他们才能坚持下去。”
害羞抵不过现实
张馨也是个1987年的大学生城管,现在负责合肥市庐阳区城管局的宣传工作。但当初的一线实践让她记忆犹新。去年夏天,张馨与一批大学生城管,在宿州路太阳城、步行街一带与流动摊点“较量”。“那时我刚出校门,还不懂得交流的艺术。当时就要直接与小摊贩们正面交锋,既害羞也害怕主动上前去劝阻他们。”张馨说起初当城管的点滴。可是站在布满流动摊贩的路面上,“路人抱怨拥堵的时候,自己也发现客观现象确实需要管理,这才促使自己进入到城管的角色中 ,而前辈们的指引才让我渐渐适应了转变的过程。”
相对丁可,张馨却从未退缩。“和其他大学生城管一起交流工作中受到的委屈,缓解心情,同事交流经验提升自我。”对于这一年的总结,张馨用5个字概括:“深刻的成长”。“再让我去一线,没有害羞,只有从容。 因为我对城管人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城管的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
学会承担 拥有自信
“在这一年里,100位大学生城管真的成长了。一年里,学会了承担,而担起责任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这 份痛苦,他们变得自信了。从怯生生跨进城管的大门,到充分理解了‘人民的城管’的工作和责任,并为之付出 ,大学生城管在成长中自信起来。”合肥市城管局局长邓真晓充分肯定了100名大学生城管的表现。他还表示,大学生城管的产生,提高了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树立了城管人“活力”、“阳光 ”、“和谐”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