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沪指在绿盘位置运行。而题材股一度发力,带动创业板指数走强,深成指也快速上行翻红。午后,市场突然迎来一波跳水行情,沪指持续走低并再创日内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58%,收报3211.39点;深证成指涨0.32%,收报9976.00点;创业板指涨0.11%,收报2010.66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1万亿元,较周三缩量1310亿元。
自周一指数探底回升以来,近期市场迎来连续反弹。但沪指整体受到技术面5日均线的压制,始终未能实现有效突破。深成指虽持续反弹,且一度站上5日均线,整体却处于横盘震荡状态。那么,在连续走低且短期风险持续释放的情况下,市场的反弹为何依旧如此疲弱呢?
短期市场的反弹,更多属于超跌反弹的性质。政策真空、资金出逃小微盘、人民币贬值以及海外干扰等,仍是制约市场反弹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海外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美国经济数据的波动,如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制造业PMI下滑等,会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新当选总统即将上台,也增加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贸易问题也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影响市场投资热情。
另一方面,国内政策真空以及业绩干扰,而在此期间,市场对政策刺激的预期相对减弱。叠加近期预期的降准降息迟迟未能落地,市场积极性整体回落。
此外,资金出逃小微盘,导致市场局部失血严重。部分前期炒作过热的小微盘股,由于业绩支撑不足,在市场调整时,资金大量撤离。同时,场内资金的活跃度也在下降,成交量持续萎缩。
人民币贬值预期也对市场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外资流出的压力增大,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的资金供给。
目前,市场仍以分化整理为主,量能再度萎缩至1.1万亿元左右。可见以目前的市场量能而言,想要走出指数性行情的难度依旧较大。投资者需高度警惕市场在短期反弹乏力后可能出现的再次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