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煮一壶雪
投稿那点事儿
长衫裹挟的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投稿那点事儿

袁牧
 

几乎每位写作者,都会遇到投稿石沉大海的窘境,面对四处碰壁的难堪局面,有的丧失信心,偃旗息鼓,从此与投稿相忘于江湖。我算比较幸运的,第一次投稿就因适销对路,被编辑选用了。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尚在一所偏僻的乡村初中任教。期间认识了一位本地乡邮员,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风雨无阻、不畏艰辛将信件报刊投送到学校收发室,大家都尊称他为“活钟表”。我被他执着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总想把他的事迹变成铅字,让更多的人向他学习。

为了实现诺言,我利用一个星期天,来到乡邮员家深入采访。有了第一手鲜活的素材,当晚我就一鼓作气写好了文稿,并工工整整誊写在稿纸上,第二天一早便邮递出去。没过多久,这篇题为《鸿雁传书暖万家》的人物通讯,赫然刊登在《安徽日报》上。时隔数十年,我专程去看望这位乡邮员,得知他仍痴情不改自己的选择时,我再一次被感动,写下并发表了散文《三十年风雨乡邮路》。

我的另一篇较有影响的文章是写一位纺织女工的。为了搜集素材,我深入到县纺织厂细纱、织布等车间实地感受纺织女工的工作状况,倾听同事对她的客观评价。有了比较丰满的直观印象,我就集中笔墨描写细节,提炼特点,力求形神兼备。在写作过程中,纺织女工身上所展现的人格魅力、劳模品质和工匠精神,同样深深地感动了我。文章写好后,我以《平凡里的不平凡》为题投给了《党员生活》杂志,很快就全文见刊,而且纺织女工成了当期的封面人物。

投稿不仅要应人、应事,还要注意应时、应景,这样方能应运而生。2004年时,中组部提出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捕捉到这一信息,我灵机一动,如果把地方上先行先试的新鲜经验和创举及时总结出来,不仅是中组部非常需要宣传的,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机遇稍纵即逝,我迅即写好《离乡离土不离党》一文,投给《人民日报》。令我喜出望外的是,不仅登上《人民日报》这座高山,而且《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大报均在头版予以转载。

有人说:上报纸难,上头版更难,上头版头条难上加难。就拿我写的《无为党建与非公经济发展“无缝对接”》《一江春水绕无为》等文章能上头版头条来说,都是离不开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有了这些血肉和骨架做坚强的支撑,文章才有了挺拔的身躯、强悍的体魄。文章本天成,我只是顺势而为,用笔忠实记录下这一波澜壮阔的宏伟历程。

投稿就像范进中举,经常遭遇“屡投不中”或“泥牛入海”。冷静下来,细找原因,根子还是文章质量不过关。这让我想起一个经典的故事,有人向画家门采尔诉苦:自己画一幅画只要一天,可是要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认真地回答:“如果你花一年时间来画一幅画,那么卖出去只需一天。”投稿没有捷径可走,与其浪费时间投机取巧,不如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投稿又好似待字闺中,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功利心,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果足够美丽可人,又何愁嫁不出去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