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今年9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4年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拟筹建名单,合肥共入选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日前,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获悉,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稳步推进中。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高地”
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以合肥高新区为主要阵地,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为主要目标,瞄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关键材料器件设备”四个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引育、人才夯基、融合发展、空间优化、制度创新”七大工程,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企业培育-产业集聚”未来产业培育链条,为安徽合肥建设全国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规划,到2027年,合肥力争形成较为完备的量子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目标为累计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24个,累计省级以上标准规范43个,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家,产业规模达50亿元等。
建设全国示范的“中国星城”
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在合肥高新区集中建设,打造全国示范的“中国星城”。合肥正谋划构建“一核、两极、多点”的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空间布局。以中安创谷产业园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的实验室-天都实验室、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加上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形成科创驱动形势下的“一核”,以周边空天信息主题产业园区与空天信息产业基地为“两极”,以商业航天产业链重点企业及科研机构为“多点”。
到2027年,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争取率先布局全国一流卫星星座,集聚超过300家商业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
成为全国重要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
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布局上以讯飞小镇为核心承载区,整合蜀山经开区、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中国声谷孵化园等现有载体优势建设功能区,依托中国声谷、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战新集群、省级智能语音基地等品牌力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赋能方案输出高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和网络数据安全高地,努力成为全国企业集中度最高、产业发展生态最优的产业聚集地。
同时,合肥将成立通用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托“中国声谷”等品牌建设,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统计体系和评估监测体系等。计划到2027年,实现该先导区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模型主要性能保持国内领先,成为企业集中度高、产业发展生态优的全国重要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
为大自然的能量建设“超级充电宝”
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大自然的能量建设“超级充电宝”。目前,蜀山区及肥东县、肥西县已初步形成产业基础,集聚了以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巡鹰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形成了“设备原材料+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多元应用”的全链条集群式发展格局。
该先导区将以“技术+应用”两大核心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在技术端,重点布局储能电池技术和氢能技术,将先导区打造成为国内电化学储能技术标杆区域;在应用端,围绕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全面布局新型储能设施设备,打造新型储能未来应用场景示范区。
计划到2030年,合肥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实现产业营收200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打造6个省级未来场景实验室和省级未来场景试验区。
争创国家级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
记者了解到,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主要以双凤经开区、水湖工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主要阵地,布局建设“一院一基地一园”,即建设1个“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1个“合成生物中试基地”、1个“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形成“南研北产、东西联动”的生物产业空间格局。先导区围绕生物基材料、农业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重点突破基因编辑、生物基材料及多肽药物等一批关键技术,打造省内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新高地。
合肥提出,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争创省级合成生物产业科技园;到2030年,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争创国家级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