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浩浩汤汤,穿越安徽,跃起八百里皖江。站在池州长江大桥上,只见江天寥廓,万里一色山河长。而不到两公里的左岸——已建成的乌沙港码头,作为安徽最长的高桩码头,池州市实施通江达海工程、畅通内河航道网络的重点工程,已具备投产运营条件。
安徽最长的高桩码头
乌沙港码头,2022年12月开工,使用岸线长度为1025米,建成8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每年吞吐量4000万吨,是长江中下游近10年一次建成的岸线最长的高桩码头。
“它也是安徽最长的高桩码头。”池州乌沙港口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宁优阳说。
除了长度,乌沙港码头还有三个亮点。一是信息化全覆盖,生产调度一张图;对外船舶、公安、海事、监管部门全包涵。二是港口试点全自动化,乌沙港6号泊位装船机采用智能化系统,无人化操作可自动装船90%工作量,“打造无人化港口,我们算是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三是设备有亮点,乌沙港装船机驱动运用永磁直驱电动滚筒,能耗降低20%;取消中间传动、节约设备空间。
据介绍,乌沙港码头自建太阳能板进行发电,旨在打造绿色港口。
作为池州市实施通江达海工程、畅通内河航道网络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建设过程中,码头水上沉桩、下横梁浇筑等重要工期节点均保质保量完成,部分工期节点超前完成,创造了长江干流高桩码头项目建设的“速度奇迹”。
亚洲最大的运输廊道
宁优阳介绍,乌沙港码头的每个泊位每小时能装货3千吨,主要运输来自横山矿的建材骨料。
池州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横山矿离长江不远,为高效运输骨料,池州中建材建造了一条36公里长的廊道,“运输、抑尘先进,采用廊道封闭运输+干雾和负压除尘,这是亚洲最大的廊道”,宁优阳说,“这不仅减少环境污染,也减少各种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就这样,骨料通过廊道运输,装船机装船作业,再运往长江下游区域。
乌沙港码头投产运营后,能极大提升池州及其周边地区砂石产品向长三角市场的输送能力,有效提升池州境内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能够完善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中建材、船舶基地、周边矿山、腹地及园区企业提供货物港廊公水联运及装卸服务。有效促进区域内港口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港口升级,为地方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对打造池州市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具有重要意义。
届时,长江乌沙段的“黄金水道”将会自上而下形成通用泊位区-船舶工业基地-通用泊位区的联动布局,为贵池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