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建筑业能级迈上新台阶!”安徽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介绍道。
住房城乡建设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如何积极主动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11月6日~12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线路一,走进合肥、蚌埠、宿州等地市,实地了解安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三大工程”建设让群众安居也宜居
走进合肥市徽州大道附近的中铁臻庭小区,宽敞明亮的住宅楼、修葺一新的健身步道、随处可见的绿植,令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老旧小区,两年多前还破败陈旧、拥挤杂乱。
“现在的小区比之前的好太多了,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67岁的王守珍老人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改造前,她居住的合肥仪表厂宿舍曾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建设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砖混、砖木房屋老化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2021年,这个历时多年的小区改造项目终于进入征收搬迁阶段,在街道和居民征迁自治小组的前期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居民的搬家交房。如今,这里已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居住社区,绿意盎然、推窗见景,还根据居民意见增设了健身步道、儿童乐园、老年活动室等配套设施,500多户原地回迁居民的“安居梦”终于成真。
在宿州市埇桥区唐园北区安置区,56岁的孙雪霞也有着和王守珍同样的感受。“以前住在低矮的平房,环境脏乱差,现在住上了高楼,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环境很好!”2019年前,这里还是名为“黄庄”的棚户区,村民聚集而居,生活条件较差。随着征迁工作的推进,当地人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今,唐园北区安置区紧邻沱河景观带,占地126亩,由9栋住宅楼和配套的4栋商业、一座幼儿园组成,解决了1694户当地百姓的住房安置问题。
据宿州市住房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玮介绍,近5年来,宿州市共建设棚改安置房9万余套,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此外,该市政府投资建设的2.9万套公租房已全部完成分配入住,累计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5.2万户,有效保障了中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在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稳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我省合肥市列入首批实施城市,芜湖、淮南申报纳入第二批扩围城市。
今年以来,合肥、淮南2市已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293套,合肥、芜湖和淮南3市已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2.42万套、居民签订协议2.08万户,任务完成率分别为79.4%、83.7%。
城市生命线“安徽模式”向全国推广
“燃气的浓度只要达到1%vol,系统就会提示。”在合肥广西路与洞庭湖交口一侧,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龙飞指着窨井壁上安装的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向记者解释道,“从报警至信息给到燃气企业,这个过程很短,可能就不到一分钟”。
“这座高架桥上部署的传感器,主要监测位移、应变、温度、振动及挠度等指标,数据实时发送到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保障桥梁安全运行。”在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桥下,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博士李舒说。
燃气、供水、电网、桥梁……这些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础设施,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它们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被喻为“城市生命线”。2015年,合肥市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202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合肥模式”正式推向全省。
走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里的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各类数据的变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搭建起了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屏障’。”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沈国宝说。目前,各类预警事件响应时间平均为7分钟,联合处置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1小时。
截至目前,全省16个设区市覆盖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重点领域的城市生命线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行,二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应用场景向瓶装液化气、水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拓展和城市全域延伸。累计发布并处置三级以上预警1900余起,其中预警燃气管网泄漏690起,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
此外,还实现“从一域探索向全国推广”的转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安徽经验”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成都、西安等全国6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