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31日《农民日报》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来到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总书记说,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桐城六尺巷其实很“窄”,是一条长约100米的狭窄巷道,宽度只有六尺,相当于2米左右,三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六尺巷又很“宽”,由此延伸出的“六尺巷调解法”“六尺巷工作法”以及谦和礼让思想深深融入了桐城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桐城的精神标识之一。
“六尺巷调解法”的精髓就在于用柔性方式钝化矛盾。桐城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孔城人民法庭庭长张诚解释到“比如说公司与员工发生矛盾,我们肯定先做公司方面的思想工作;债权人相对于债务人而言可能就是强者,所以也会先做债权人的思想工作。强者先让,互谅互让。”
这位在基层法庭工作了近30年的法官眼中,最重要的核心无疑是人。他认为,人民调解法出台已有十余年了,无论是“枫桥经验”还是“六尺巷工作法”等,全国各地的社会治理经验都越来越重视基层调解。
随着“六尺巷调解法”的深入推进,“六尺巷工作法”也应运而生,桐城市众多司法行政机关甚至乡镇、街道、村(社区)纷纷跟进,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读其精神要义。
在新时代,六尺巷被激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正不断续写着关于礼让与和谐的崭新故事。
在新时代,六尺巷被激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正不断续写着关于礼让与和谐的崭新故事。
今日的桐城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六尺巷文化元素无处不在,从邻里小争到诉讼大纷,六尺巷典故的运用贯穿始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启迪广大群众对标先贤、以礼为先,引导矛盾双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六尺巷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