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记者从合肥市获悉,截至10月21日,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
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超去年全年
2002年,本土企业江淮汽车率先开启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征程,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如今,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合肥汇聚了6家整车企业,涵盖外资巨头、央企造车、造车新势力、地方自主品牌以及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模式,实现 “全满贯”。
在龙头车企的引领下,上下游供应链配套企业落户,合肥先后培育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1~9月,全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产量分别增长39%、50%、90%。
数据显示,1~9月,合肥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153个,总投资1315亿元,包括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奥托立夫、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康宁车载玻璃等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接连落户,全市营商环境居全国城市前10位。
记者从合肥市了解到,今年前9个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023年全年。1~9月全市汽车产量达131.17万辆、同比增长33.4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2.75万辆,同比增长74.47%。
城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基本建成
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合肥推动产业升级,“磁场效应” 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1至9月,合肥市新增各类充电设施超过 5.5 万台,车桩比接近 1.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基本建成城区2公里充电服务圈,实现 “三区两中心”(居住区、办公区、高速服务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全覆盖。建成换电站100余座,涵盖出租车、轻卡、重卡等全场景。
作为全国首批 “车路云一体化” 试点城市,合肥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条例出台,开放道路里程达1096公里,开放骆岗公园无人驾驶体系等超级场景20余个,成为全国首个 “全域开放” 的省会城市。
同时,合肥实施新能源汽车 “走出去、引进来” 战略。一方面,集中组团出海与小分队分散出海,拜访大众、法拉利等整车总部;另一方面,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超140场,达成意向订单超150亿元。
到2027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能超300万辆
据悉,在未来几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合肥将聚焦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前瞻性布局,加强产业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到2027年,培育出2~3家年产50万辆整车的企业,新增10家百亿规模的零部件企业,使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300万辆,产业集群营收突破7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等院校50余家,近三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近100万人。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研发机构11家,推进“合肥大学-大众安徽”共建学院,推动校企共建比亚迪、长安等汽车学院,每年输送汽车人才8000名。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业人员超1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