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在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基础上,积极指导各市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拓宽监测领域,持续优化监测指标。截至2024年7月,全省16个市已全部建立地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
丰富地方价格监测体系。突出地域特征,新增开展光伏玻璃、多晶硅片、锂电池等30多种重要生产资料,巢湖银鱼干、庐江麻鸭等70多种特色农产品,黑芝麻、干辣椒、花椒、黄花菜等近30种小农产品,文旅、水电气等20多种生活服务类量价同步监测,设置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近200个。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价格监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作用,将价格监测“触角”向我省区域性重点行业及特色产业延伸,编密织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市场信息“网络”。合肥市、芜湖市围绕汽车产业发展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监测,滁州市围绕光伏产业发展开展石英砂、光伏玻璃等监测,黄山市、池州市围绕旅游消费开展主要景区旅游项目收费及人流量监测。
加强预警分析应用。着力提高地方经济特色价格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找准“活情况”,弄清“新因素”,研判“大趋势”,提出“好对策”。针对近年来建材、电池级碳酸锂、铜、镁、硅料、硫酸、生猪等重要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时预测预警,组织开展“小切口”分析,摸清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断点”,研提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