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荐书目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望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山这边,山那边》
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著
分属安徽、江苏的下吴村、洑家村是相隔一座山、共饮一溪水的近邻,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发展过程。本书作者早在30年前的一次调研中关注到这两个村落,凭借媒体人的新闻敏感与问题意识,此后又多次到当地调研、采访,深入到乡村建设、脱贫致富的“不寻常”之处。
《去北川》
刘大先著
北川,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受灾严重,后县城整体搬迁重建,实现涅槃重生。2021年至2022年,作者在北川挂职副县长一年,亲身参与了新北川的建设,也因此与这片土地建立起深厚感情。本书对北川的叙写几乎是全面的,不仅写了北川人重建家园的故事,烘托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主题,更对当地的山川地理、道路交通、植物动物、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与宗教、美食与非遗,都做了生动描摹和深入探究。
《萧关道》
胡成著
所谓“萧关道”,是指自西安西北向穿过礼泉、彬州、泾川、平凉,经会宁、定西指向兰州的古道,作者胡成在这部非虚构作品中,以其摄影师的写实视角与作家的细致笔触,记述了自己在这条路线上的行走见闻,以及由此延伸的对于历史、文化、民俗的引述、阐发,对现实世界中沿途芸芸众生生存状态与命运走向的思考。
《想吃好的:明清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
张瑞威著
稻米是养活中国人的主粮之一,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书聚焦明清时期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对很多问题都贡献了新的看法。为什么江南地区很少采用耕牛而偏爱铁搭?关于此一问题,作者强调了人们对耕种成本的考虑。稻米的长程贸易是怎样兴起的?书中认为,人口压力并非根本性的驱动力,一地的富裕程度才是决定性因素。
《种子帝国:孟山都的过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
[美]巴托·J.埃尔莫尔著,黄泽萱译
农业生产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而种子的优劣决定了最终的收成。这部逻辑严谨、资料详细、文字引人入胜的非虚构力作聚焦著名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多方搜集资料、全球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家、化学家、农民、工人与法官等多方人士的采访,回溯了孟山都公司是如何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的。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张向荣著
本书是后汉历史的非虚构书写,勾勒了皇帝、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普通人的“群像”,讲述他们的故事,探究他们的思想,呈现时代风貌,重点关注的是东汉后期桓、灵二帝时期,尤其对两次党锢之祸做了全面叙写和深入探究。和其前作《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一样,作者在本书中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关注在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儒家理想如何渗入政治,“秦制—儒教”政制如何演变,皇权和士大夫政治如何从合作走向崩解,等等。
《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清遗民文学研究》
潘静如著
与历朝遗民不同,清代遗民的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经历了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更迫切地寻求自己的社会归属,更依赖遗民认同的广泛建立。本书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为线索,以群体性的文学活动为中心,考察清遗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角色。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宋念申著
这是一部以古地图为研究对象与叙事依据,视角不乏新意,秉持全球史观念,兼有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信息的专著。本书作者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全球史视野下的亚洲、东亚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这部新作某种意义上是其前作《发现东亚》的延伸,特别是在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书名中“制造”二字,其实表明作者的态度(作者前言)。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
[美]欧文·拉铁摩尔著,王敬译
1926年~1927年,美国人欧文·拉铁摩尔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启程,途经武川、额济纳旗等地进入新疆,最终抵达今天的奇台县境内,本书记述了他这次旅程的沿途见闻与所思所感。这是一次带有个人色彩并无太多目的性的旅行,但这本书记述的文字生动、详尽,对所到之处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有着田野调查意味等等,特别是对当时这条路线的地理状况、人文环境、社会风貌等的记录,今天读来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伦勃朗的眼睛:天才与他的时代》
[英]西蒙·沙玛著,黄格勉、林晓筱译
荷兰的哈姆雷特、绘画界的莎士比亚,这部近千页篇幅的大作封底对伦勃朗有如上描述,且不论这样的类比是否严谨恰切,本书主人公因其天赋与杰作在绘画史乃至艺术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部资料详尽、观点独到、写法另辟蹊径的伦勃朗研究著作中,英国历史、艺术史学者西蒙·沙玛从16世纪至17世纪尼德兰(荷兰)的时空背景切入,对伦勃朗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