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名烈士已入画,致敬仍在继续
2024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300余名烈士已入画,致敬仍在继续

记者 冷子璇 文/图
工作室墙壁挂满已完成的烈士画像
安师大美院 2022 级学生全家乐为孟祥斌烈士遗孀叶庆华及女儿孟诗妍画的“全家福”
烈士亲属手抚画像
“红色青春守护人”认真描绘、反复打磨画像
朱世仓烈士的儿子手捧父亲画像
 

在时间的洪流中,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是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群 00 后学生用心绘制,送给烈士孟祥斌遗孀叶庆华的礼物,也是她 20 岁的女儿孟诗妍长大后与父亲唯一的“合影”。

2007年,孟祥斌见义勇为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 28 岁,那时他们的女儿只有3岁。17年来,叶庆华从未忘记丈夫的遗愿和英雄精神,不仅接力资助丈夫生前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和烈士子女,还发起了“为烈士寻亲”“为烈士画像”等公益活动。

2021年,叶庆华发起“为百位烈士画像”的公益活动。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承担起为6位烈士画像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与叶庆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叶庆华的感召下,美术学院于2023年正式成立“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由辅导员王伟带领学生们志愿为烈士画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伟讲述烈士画像背后的故事,分享志愿活动时令他难忘的瞬间:朱世仓烈士在儿子出生前英勇牺牲,如今烈士儿子双目失明,无法看到父亲的画像,现场的志愿者唐齐为他形容画像上他父亲当年的模样。朱世仓的儿子数次落泪,有遗憾但也不再是遗憾。尽管老人无法亲眼看到画像,但他表示会将这份珍贵的记忆铭记在心,传递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铭记家族中的英雄。这就是为烈士画像的意义,是“红色青春守护人”的使命。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活在家人心中,活在我们心中。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2022级美术师范专业的志愿者杨超然说道,每一幅画像都连接着一份穿越时空的思念。同专业的唐齐表示,“在接到画像任务时,可以运用专业所长去做这种有意义的事情,感觉非常荣幸,倍感光荣。”美术学院 2022级的俞家瑞是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便是在学习中传承赓续精神血脉、砥砺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青春之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立新功。”这群可爱又可敬的大学生,只为心中的信仰,共同致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传播他们的英勇事迹,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这个已发展到400名热血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集体,目前已为300余名烈士画下生前的模样,一如工作室的名称“红色青春守护人”,他们怀揣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以笔触绘英魂,让烈士亲属模糊的记忆在画纸上清晰,重现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传承不朽的红色精神。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