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绵延数千年,
很多地方都充满了历史底蕴,
在这数千年日月变幻中,
有很多地方几经更名,
也有地方一个名字叫了几千年,
还有的地方曾短暂易名过,
但终究还是回到原来的名字上。 星报综合
洛 阳
洛阳历史悠久,早在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朝初年,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宅兹中国”。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东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洛阳居天下之中,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
邯 郸
说起邯郸,你肯定不陌生。没错,就是“邯郸学步”里的邯郸。如果告诉你“邯郸”这个名字三千年未改,你会不会惊掉下巴?春秋战国时期,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商末在邯郸建离宫别馆,证实邯郸城至少已有3100年的建城历史。邯郸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么深厚,举个例子你就知道。
在汉语全部万余条成语中,竟有1584条出自邯郸,而且这些成语大部分有历史典故。比如,除了“邯郸学步”之外,还有“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邯郸因此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成 都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朝时,把都城迁往岐地,当时就有了“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但这时的“成都”还只是一个词,并不是专指成都这个地方。直到公元前4世纪,开明王朝将蜀国都城迁到成都,并借用了周王迁岐的说法,将新都城取名为“成都”。
在蜀语中,“成”有“完毕”“最后”的意思,“成都”的意思就是蜀国最后的都城,这也是人民渴望生活稳定的美好愿望。从此,“成都”一词就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孕育了三星堆文明、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曲 阜
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8年),改县名为“曲阜”。宋真宗时,曲阜曾改名仙源县,金兵南下后,恢复曲阜县旧名。
曲阜曾是炎帝旧都、少昊之墟、商奄古国、周鲁古都,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传说的“三皇五帝”至少有四人曾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踪迹。
由于是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称为“东方圣城”,也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
南 阳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一时代的“南召猿人”就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商代为“南乡”,西周时,被周人称为“周南”。和长沙郡一样,秦统一六国后,因南阳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故而得名“南阳”,南阳郡成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因此,南阳被称为“帝乡”。诸葛亮曾居住于南阳,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此外,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羊续悬鱼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
六(Lù)安
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内)、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沿用至今。
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茶中极品,曾是清朝宫廷的上贡之物。
长 沙
在距今15~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就有原始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秦统一六国后,设长沙郡。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而后,长沙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变过。屈原被贬长沙期间,仍心系国运、忧国忧民,留下了《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屈原作《怀沙》,投汨罗江而死,史称“屈长沙”。一百余年后,西汉时期,名臣贾谊被贬长沙,在屈原濯洗之处筑宅而居,世称“贾长沙”。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有“屈贾谊于长沙”的名句,长沙因此有“屈贾之乡”之称。
开 封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等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而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春秋早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等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
北宋时,开封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当时开封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与祥符县合并,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重建开封城。
荆 州
提起荆州,我们会想到“关羽大意失荆州”。关于荆州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名著《禹贡》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也就是说,上古帝王大禹分封九州,荆州就是其中之一。 自楚国689年在荆州纪南城建都之后,又有六朝在此建都,共计34位帝王在此执政,因此荆州有着“帝王之都”的美名。荆州历史上诞生的宰相数量更多,张居正、孙叔敖、岑文本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领域的名人也有很多,仅春秋时期就有伯牙、伍子胥、屈原等。除此之外,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技术、最先进的冶铁工艺、最精致的丝绸纺织技术等全都出自荆楚大地。
襄 阳
西汉初年建襄阳城,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以及三国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元宋大战长达六年,使“铁打的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虽然朝代更迭,但襄阳这个名字却一直被沿用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2010年正式改回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