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培训经历
老父亲
3上一篇 2024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父亲

赵振华
 

父亲今年80高寿,一辈子没有风云激荡,也没有惊天动地,他平凡而普通,正直而善良,勤劳而节俭,有追求有向往,满满的正能量。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诠释着生命的价值,树立榜样,4个孩子都已成家,无论穷富,都能够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这些与父母长期熏陶分不开。

政治上追求进步

父亲政治上追求进步,197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近50年的党龄,在儿子眼里,他是合格的老党员。从生活和工作点滴可见一斑。

1970年湖北省到我县来学习考察农业发展经验,从我乡(当时称为公社)挑选了4位农技人员支援秭归县农业生产,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农民被跨省选派,这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要知道他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姐姐7岁、我4岁、大妹妹刚刚1岁,他一定舍不得离开这个家,然而他服从组织安排,二话没说,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告别了家乡,告别了家人,从太行山麓辗转到了3000里之外的长江之滨。我想他不是不留恋家人,而是在组织与家,大我与小我的权衡中,选择了前者。先在县城工作,后又被安排到乡镇。当时秭归经济条件远远不如我的家乡,属于深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单程回家一趟至少需要5天,从驻地乘坐公交车到秭归,从秭归到宜昌,从宜昌坐船到武汉,从武汉坐火车到新乡,从新乡坐公交车到辉县,从辉县坐公交车到村里,路途劳顿可想而知。由于种种原因,其他3人只干了不到半年就回来再也不去了,唯有老父亲不畏劳苦留下来,只身一人在异乡扎下根,成为新秭归人,一直到退休,潜移默化中口音也变了,多多少少有了秭归话的味道。

老人家三十年如一日地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每年一个月探亲假,路上时间就占了三分之一,在家里只能住上不到20天。我只是依稀记得每次回到家里都十分疲惫,但从没有叫过一声苦。母亲1988年突然离世,当时父亲47岁,犹如天塌了一般,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一夜之间,父亲苍老了许多,常常一人独坐,暗自神伤,也从来不向子女诉说。他曾经提及,有几次恍惚看到母亲到家里来和他说话。

父亲是党员,但他没有挂在嘴上,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在那个年代,通讯联系全靠信件往来,每次收到父亲来信,我都很兴奋,母亲识字不多,都是姐姐和我念给她听。为了节省邮寄费,往往把寄给母亲的信和寄给爷爷奶奶的信用一个信封装着。从不记得父亲谈及困难,每次都是工作顺利,生活得好,叮嘱母亲勿挂念。每次信中都要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家里争光,为学校争光,不要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也每次都叮嘱要听妈妈的话,尽量帮助妈妈干点家务活等等。

我于1986年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开学前的一个晚上,老人家一边乘凉,一边和我聊天,说上了大学,不仅要学知识和理论,思想上更要追求进步……当时不怎么理解,现在想想,这是老父亲对儿子的党性教育,也是对儿子的几多期许,几十年过去了,这几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终生难忘,也终生受益。入学后不久,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成为了一名党员。

事业上不断奋斗

父亲虽然是国家干部身份,但干的是农民的活,对土地和农作物有特殊的情怀,几乎到痴迷的程度,也取得一定成绩。从和父亲的聊天中得知,普通土豆的淀粉含量一般在11%左右,而他培育的土豆品种,淀粉含量可达到15%,而且繁育出彩色品种,有红心土豆、紫心土豆、一圈红心一圈黄心等,十分新奇。

他常把家里的承包田当作试验田和繁育基地。退休后在自家的自留地培育小麦种子,亩产量达到1200多斤。每年收获小麦的时候,都是人工收割,按照不同品种分类,一小捆一小捆地晾晒在房顶上,然后用脚一穗一穗地搓下麦粒,用袋子分装并贴上自制的标签。他往往汗流浃背地在太阳下搓麦子,不到一亩地,老人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要为每一个品种称重,算出亩产。很多村民表示不理解,他们哪里懂得父亲的追求和情怀?我每次回到家,他都会掰着指头说出哪个品种产量多少、优缺点是什么。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把小麦种子推广出去,让农民生产出更多优质高产小麦,希望我退休之后也能够回到家里一起育种,并多次把小麦种子免费送给种子站和农科院,希望加以推广。

生活上勤劳节俭

父亲特别勤劳。上个世纪60年代,和其他劳动力一样每到农闲时节就集中到太行山上修建水库,他带领的班组多次受到公社和县里表扬。由于表现突出,才被推举支援湖北。到秭归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他都要用独轮车从村外挖土运到猪圈旁边,以方便母亲垫猪圈用,积农家肥挣工分;每次回来都要将粪肥挖出来,清理干净猪圈,以减少母亲的劳作负担。1976年我家第一次建房,所有的石头都是父亲用了几年的探亲假从3公里以外的山上用独轮车通过田间小道运回来的,所有的建筑用土也都是他用独轮车一车一车地推到院子里的,这些都是最吃力的活计,遇到上坡路,需要使出浑身力量才能推上来,往往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土地承包到户后,他把每年休假时间由春节改为农忙时节,帮助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每年春节父亲总是“缺席”,慢慢地我们也习惯了。

退休后,除了种地,他利用农闲时间,每天都到邻近村里和公路上捡拾废品,院子里堆满了废纸盒子、碎玻璃、塑料瓶子、泡沫等等,家里俨然成了废品站。然后就推着他那心爱的用了几十年的独轮车送到十六七里外废品收购站,往返一趟要30多里,摸黑回家是常态。每每我回到家里,他都会念叨捡拾废品的好处,回收资源啦,保护环境啦,还可以有经济收益,一独轮车废品可以卖5元钱,记得前年卖了1200多元,我一算,也就意味着一年下来捡拾了240车。退休20年,近5000车呀,多么了不起的数字,枯燥的数字背后是父亲辛勤的付出!父亲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从没有旅游观光,从不打牌打麻将,劳作是他生活的唯一。今年父亲已80高寿,依然风雨无阻地捡拾废品,早出晚归,步履缓慢地推着用了几十年的独轮车行走在熟悉的公路便道上,成了那条公路上独特的“风景线”。

父亲特别节俭。由于子女多,工资低,刚到秭归时,一个月工资只有17.5元,为维持家计,老父亲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来来回回乘坐火车上百次,从来舍不得买回卧铺票。那些年火车上乘客特别多,常常硬座也没有,他回家时就在当地买一个小板凳或小椅子,既满足了家的需要,也解决了没有座位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每次回来带上一把,不知不觉,家里积攒了十多把。他从不抽烟、喝酒,饭做多了,一定留着下顿再吃,不浪费一点。到如今家里已经通了天然气,仍然独自一人用柴火烧水做饭。一年到头穿着解放鞋,直到都露出了脚趾;衣服常穿到不能穿为止,有时真的像个乞丐。这些年,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善了,给他买的衣服常常放在柜子里,舍不得穿。一部电视机用了20多年,满屏的雪花斑点,但坚持不让更换。不让在家里装电话机,也不让买手机,每次用姐姐妹妹的手机和他通话,他都会说不用牵挂,赶快挂了吧,好节省点电话费。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舍不得花钱,但对子孙们上学的事却十分大方,谁家的孩子上了中学、上了大学他都成百上千地给;他热心于公益事业,拿出大笔资金支助村里修路。

不知疲倦的老父亲,用行动在我们心中镌刻下不朽的丰碑,是我们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祝父亲健康长寿!祝天下所有父亲健康快乐!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