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少年体育美术、书法作品展览颁奖
超限货车高速口多次闯卡 多部门合作依法处置
我省听力语言康复职业技能交流活动落幕
阜南全力抗旱保生产
从“老海归”到“新农人”
砀山县玄庙镇: 人大当好“三大员” 抗旱抢种走在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老海归”到“新农人”

本报记者 通讯员 戴祖昶
杨涛在查看双孢菇生长情况
 

星报讯 位于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花桥村的芜湖润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晴热的户外走进昏暗的菇棚,清凉与湿润迎面扑来。负责人杨涛顺手打开一间菇房,隐隐的不锈钢菇床上,是乌黑的基料,上面长满了白色的双孢菇。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白净,菇床上一朵朵伞盖银白、肉质肥厚的双孢菇,煞是喜人。

杨涛,2007年出国留学,直到2015年才归国返乡,算得上是一位年轻的“老海归”。常人眼里,有着海外求学经历的他,怎么也和双孢菇沾不上边,但就是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反差,让他成了家乡远近闻名的小“菇爷”。从穿梭于高楼大厦的“海归”,到奔波在田间地头的“菇爷”,而立之年的杨涛,在“新农人”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

“我们是2018年建厂,2019年正式生产,目前总种植面积2.5万平方米,一年可采摘双孢菇3000多吨。”置身菇房,与其说杨涛是企业负责人,还不如说是农业讲解员,似乎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熟悉感。双孢菇营养丰富,西餐必不可少,中餐也越来越受欢迎,市场潜力大。生产双孢菇的基料可以就地取材,秸秆就是最好的主料。他告诉记者,必须是纯手工采摘,这样能确保双孢菇完好无损。因为菇房恒温恒湿,所以采摘没有季节之分,平均下来,单天的采摘量在7到10吨。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双孢菇采取层架栽培,一个菇房有4个培育架,每个培育架有6层,高标准的栽培,也带来可观的效益。

如今,润杨生物的双孢菇规模已经是皖南地区数一数二的智慧化工厂种植基地,市场不仅覆盖芜湖、马鞍山、宣城等周边市场,还远销苏州、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市场。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杨涛只是返乡创业青年群体的一个缩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