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良:身先士卒铁血荣光
2024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杨良:身先士卒铁血荣光

吴承江/文 马启兵/图
李杨良在淮河修防所工作期间的照片
平型关战役中的八路军机枪阵地
解放济南时,李杨良一家三口的合影
 

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上窑森林公园内的淮南市烈士陵园里,李杨良烈士的墓安卧在鲜花翠柏中。墓碑上记录着烈士的生平:李杨良,男,1912 年出生,1934 年参加红军,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生前在淮南市淮河修防所任书记……短短几句话,清晰地展现了烈士革命光荣的一生。

在李杨良烈士儿子李承民的家中,记者一行聆听了他和妹妹李海燕的娓娓讲述。烈士英雄的事迹和不平凡的一生穿越百年时光呈现在我们眼前。

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1912年,李杨良出生在陕北延安瓦窑堡,因为家境贫寒,他很小就在山坡上放羊,后来还租种地主家的田地,担起了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

1934年6月,目睹社会黑暗不公的现状,李杨良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的革命生涯。他起初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任机枪手,后在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任班排长等职。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在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三营九连任副班长。

李杨良在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作为机关枪手,每次作战他都是敌人重点攻击的目标。他多次负重伤但都大难不死,并多次荣立战功。

平型关大战中冲锋在前

李杨良曾对子女说,他一生中最为光荣和自豪的,是参加了平型关伏击战,并在战斗中奋勇杀敌。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8月底,李杨良所在的三四四旅在徐海东的率领下从陕西三原出发,在韩城附近渡过黄河天险,沿同蒲铁路北上。战士们每人都多扛一支枪,李杨良身材高大,除了自己的装备外又捡了两支枪背着,一直带到平型关前线。

9月中下旬,经过千余里开进的八路军主力隐蔽在平型关附近待命。经过战前动员和一系列的充分准备,9月24日晚开始向设伏阵地出发。正当部队前进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山洪暴发,阻住了前进的道路,三四四旅所属两个团中六八七团冒险闯了过去,六八七团的任务是“扎口袋”和打援敌,在战役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日早晨,日军精锐坂垣师团二十一旅团出现了。前是尖兵后是大队,分乘数十辆汽车毫无警惕地慢慢进入了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十几里的乔沟顿时枪声大作,硝烟四起,杀声震天。李杨良带领全班战士(战前他已升任为班长)居高临下接连投了几十颗手榴弹后,随着激昂的冲锋号冲下沟底,直向路上的鬼子扑去,炸毁了鬼子尾部的汽车,截住了鬼子的退路,形成有利之势。

日军万万没想到,会在此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慌乱之下死伤很多。他们妄图打开缺口突围出去,疯狂地向九连扼守的沟底冲来。李杨良把机枪架在一块大石头上,命令两个战士给他压子弹,拼命向鬼子扫射。李杨良是红军时期的老机枪手,日军在他的枪口下一个个倒地。李杨良顾不得隐蔽自己,站起来不停地向敌人扫射。八路军战士英勇战斗,日军被死死扎在“口袋”之中。

与此同时,老爷庙方向的战斗也进入白热化状态。有经验的鬼子指挥官,派出一部分日军抢占了老爷庙,另有一部分被围之敌向老爷庙北侧的高地冲击,企图抢占高地掩护主力突围。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命令正在打扫战场的三营长带兵迅速先敌抢占这个高地。

接到命令的李杨良扛着机枪和战友们一起奋力向高地飞奔,因日军先于我军出发,情况相当紧急。路上不断遇到敌人小股部队的阻击,李杨良干脆把机枪背带挂在脖子上,平端着机枪边打边冲,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第一个冲向高地。“幸运的是九连的战士大都是陕北人,从小在黄土高原上跑惯了,而日军缺少山地奔跑的经验,他们穿的大皮鞋很厚重,也很难跑起来,最终我们的战士先敌十几米的距离登上了山地。”李承民说,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父亲都好像是刚从战场上胜利归来那样,豪情满怀地说:“八路军战士的草鞋终于赛过了日本鬼子的大头皮鞋,他们是侵略者,我们是抗日救国,所以我们赛过了他们,击败了他们。”

后来,李杨良又南征北战,坚守洪泽湖抗日根据地,屡立战功。解放战争中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热血。

累累伤痕见证英雄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淮河治理高度重视。20 世纪 50 年代李杨良在淮南市淮河修防所任书记。在与洪水战斗的日子里,他常常日夜处在抢险救灾一线,每天泡在水里数个小时,回到家中总是浑身湿透。

繁重的工作加上战争年代的屡次负伤,导致李杨良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他经常咯血。1956 年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他的右肺几乎坏死,要进行切肺手术才能保命。组织上非常重视,及时给予了最好的治疗,在切除大部分右肺后,暂时保住了性命。

“父亲是二级伤残军人,他受过无数次伤,身上弹痕累累,有的伤疤甚至能连成一排一排的。他最后还是因为肺部不断出血去世的。这也是在平型关战役中留下的病根。在第二次收复平型关的战斗中,父亲胸部中弹受了重伤,那时候医疗条件太差,完全靠自己硬撑过来的,虽然命保住了,肺部却一直没好过。”李海燕回忆道,1976 年,李杨良因病去世,党和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以此褒扬他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一生。

传承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李承民介绍,父亲李杨良和母亲(母亲是八路军老战士)是通过组织介绍认识的。1948年,济南解放后,身为卫生员的母亲被调到父亲所在部队,由此开始了一段“革命情缘”。“父亲比母亲大了十二岁,但两人感情很好,父亲晚年身体不好,母亲更是尽心尽力照顾,没嫌过麻烦。”

李承民还说了关于他的小名“ 保合”的来历,1949 年初,母亲怀着他即将临盆时,父亲正随部队进驻合肥。进城后,李承民就在合肥解放的欢庆和爆竹声中诞生了,所以父亲就给他取名“保合”——永保合肥,这是个有着非凡历史意义的名字。

而在李海燕的记忆里,令她深深怀念的还是父亲的慈祥简朴和谦逊幽默。她回忆,在家里有好吃的父亲总是让他们小孩子先吃,对母亲非常关爱体贴,基本不会发生争执。上中学时,每次放学回来,离休在家的父亲就叫她读报纸,有《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等,念完了还不忘夸奖她的普通话流畅、好听。“父亲总是一身中山装,破了袖口和下边,缝过后继续穿。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喜欢说笑,幽默风趣,年轻的姑娘小伙子最喜欢围在他身边,央求他说打仗的故事,父亲一定会满足他们的要求,他文化不高,口才却很好呢。”

即便如今也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李承民与李海燕仍秉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原则,“虽然父亲去世的早,但是他的精神时刻影响着我们,教导我们不忘初心,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