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钟声即将响起,在接下来这段宝贵的时光里,如何高效利用每一刻,进行精准且高效的复习;如何调整心态至最佳状态,为这关键的“临门一脚”注入最强大的力量,无疑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以下是我们对考生迎考的几点建议。
深入领会课标核心将教材内容巧妙融合
课标和教材是我们最后阶段复习中最权威、最主要的抓手和依据,也是学生最靠谱的“考场用书”。
一、熟读课标核心内容,增加学科专业“词汇量”
课标是我们复习迎考的“学科宪法”,我们要在学科老师的指导下,深度把握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四要素”(命题立意、情境创设、任务指向和评分标准)具体要求以及关联。结合课标中“样题示例”和最近几年省内外中考真题,在培育“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中仔细琢磨命题立意、把脉命题规律、梳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科思维。
同时,以课标为纲,直指学科核心内容。复习的关键时期,要知晓核心素养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针对课标中的总目标、学段目标(7~9年级)、课程内容(7~9年级,包括“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学业质量描述(7~9年级)等方面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信手拈来,深度理解,有效运用。
二、回归教材关键语句,理清脉络建构体系
回归教材关键语句,理清脉络建构体系。例如 “党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执政理念”“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社会所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意识”“心理品质”“素养(素质)”“基本权利”“基本义务”“道德品质”“心理品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四个自信”“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1.构建连贯知识体系,深化知识关联理解。我们不仅要把握具体的微观知识点,尤其是对六本教材中的单元、课目录、大标题和小标题需要关注和熟记。最近几年安徽中考题中的一些选择题的选项和非选择题答案直接来自于这些标题的内容。同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宏观把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归纳、升华,处理好知识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紧跟时事热点脉搏,落地学科核心素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要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要学会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
关注重要时事热点的分析,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材料的联系,在发散思维、多角度论证中,处理好“论据(时政热点材料)与论点(所学知识点)”的关系,做到有理(知识点)有据(材料)。
如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热点话题,我们可以从“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等)、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来解读。
剖析真题探寻规律模拟训练提升能力
“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接下来的有限时间内,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最近五年省内外高质量中考真题,探寻规律方法。以2023年安徽中考真题为例,从总体来看,题型、分值保持比较稳定,但试题材料选取、问题设置上有较大创新,难度与往年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取消了以往的15题情境题、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又兼顾到试题的中考选拔性质,部分试题具有一定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辩证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如13(2)“文化课与劳动教育”、14(1)“守正与创新”、16(2)“创业与创新”、17(3)“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等。非选择题第一小问(13~17题),问法往往比较直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分析意义、列举具体表现”等方面来设置问题,审题难度较小。但在其他题目中,经常围绕“感悟、价值、警示、启示、描述、悟出道理、分析说明、倡议书”等进行设问,考生需要仔细审题,学会转化,将这些问题转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中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组合。
同时需要进行适当模拟练习,寻找最佳答题意识和感觉。精选几套模拟试题,按照中考题型特点进行专项训练。稳扎稳打,变多做题为研好题。清楚每一类题型的特点、情境素材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的角度、考查的知识范围、审题的思路以及答题的注意事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作答。
对标网络阅卷,做到规范答题。网络阅卷对于学生的答题规范和卷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学们务必做到科学规范,书写清晰,答题要点有时可以参考题目要求和分值大小来决定,要做到要点序号化,使得卷面整洁清晰。总之,我们要学会准确把握命题立意,仔细分析情境素材,抓住问题设置角度,学会对问题进行转换,精准科学规范答题,事半功倍高效得分。
掌握心理调控技巧 保持积极自信心态
临近考试,同学们可能会出现一些疲倦和急躁的状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关键要学会克服过度考试焦虑心理,正确处理好学习、考试与生活的关系。在保持常态化生活中科学备考,每天需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不能盲目地拼时间;在张弛有度的作息状态中放松心情,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或是和父母、同学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缓解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在同伴互助和彼此鼓励中增强自信,独行快、众行远,班集体齐心协力,调试好迎考的状态,以平常心看待中考,砥砺前行,越战越勇。
名师简介
杨使兵, 合肥市琥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合肥市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贾晨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曾获合肥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合肥市首届思政课小初高比赛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