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试行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池”制度,让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率先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破解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创新设立“政商恳谈会”机制,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近日,记者跟随“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采访团来到宣城市,探秘当地诚意满满的 “让企业家在宣城站C位”,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高地的进取之路。
“周转池”破解用地难
总投资107.5亿元的宏润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为宣城市宣州区首个百亿级项目,也是该区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该项目自2023年3月7日正式签约,4月16日启动首期5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车间改扩建及机电安装工作,到8月22日4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仅用了168天,刷新了“宣城速度”。
今年4月15日,在宣城宏润新能源产业园内的5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生产车间里,只见四条流水线全面生产,一排排自动化机器有序排列,机械手和传送带运转不停,把一片片加工后的太阳能电池片准确无误地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经过划片、串焊、层压、削边、装框、接线盒安装、IV测试等四十多道工序后,一片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变成一块完整的高效光伏电池组件。
“我们在选址进行二期建设的时候,一直没有落实项目用地。”宏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宏润泰阳生产副总经理章伟说,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之后,当地把二期项目用地通过“周转池”完成相应用地指标划转。
宣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江爱青介绍,所谓“周转池”就是将全市各县市区及各园区暂未使用的存量土地和各类用地计划指标集中起来,通过全市一盘棋来统一调配。当前,各地建设项目的土地要素资源保障配置率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存在项目招商落实后急需审批新增用地,出现 “项目等土地”的情况;另一方面,各县市区、各园区又存在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程度不够,出现“土地等项目”的情况。江爱青表示,宣城市在全省率先试行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池”制度让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向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力度大的县市区倾斜,确保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大招商引资企业获得精准高效的土地要素保障服务。
“恳谈会”按下重启键
“我今年61岁了,要不是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可能就不会再出来创业了。” 宣城市宣卫卫浴有限公司(简称:宣卫卫浴)负责人皮国才感慨地说。
4月15日,记者走进国家智能卫浴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安徽宣州寒亭工业园内的宣卫卫浴,了解企业从停工到重启的涅槃故事。
皮国才介绍,2019年,由于靠近主城区的老厂房征迁,公司决定在寒亭镇投资建厂。2020年4月17日,新厂正式动工,却因资金周转不足,该项目按下了暂停键。
忧虑之下,宣城市把营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创新设立“政商恳谈会”机制解了皮国才的燃眉之急。2023年3月,宣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三期政商恳谈会上,皮国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讲述了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此后短短15天时间内,在政府引导和金融机构支持的合力下,企业走出了停工近三年的困境。
宣卫卫浴的涅槃重生,从一个小小侧面证明了宣城市委亲商安商的决心雷霆万钧,见证了宣城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善的局面呼之欲出,激发出宣城各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是弥足珍贵。
截至目前,宣城市委已经召开了16期政商恳谈会,形成了制度化的安排,以市委为示范的各级政府政商恳谈常态化机制已经形成,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春风已送入千企万户。
把企业的“心上事”变成政府的“上心事”,不仅企业“点菜”更需政府“端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皮国才说,企业在营商环境优化的春风里,一定会倍加珍惜发展的大好机会,以更加出彩的业绩交出营商环境优化的宣卫答卷。
“引才制”注入新活力
安徽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华智能装备)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公司,公司科技副总刘勇正在带领两名实习生对钢结构智能轻焊工作站进行工艺参数调校。
这款钢结构智能轻焊工作站产品是刘勇团队在云华智能开发的第一款产品,由移动底座和机器人构成,主要应用在桥梁、船舶和工程机械等大型钢结构焊接领域。
据悉,刘勇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教工党支部书记,自2023年初受聘为安徽云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科技副总以来,围绕技术攻坚、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协同育人开展了大量工作。
据悉,2023年以来,宣城市把深化科技人才融合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的重点内容,积极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在全省地级市率先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破解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为“科技之花”注入“人才活水”。其中,2023年首批已选派21名“科技副总”,力争三年内实现“2+3+4”产业重点企业全覆盖。目前,宣城市相关典型经验做法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